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風能行業分析報告 >> 風能發展前景與現狀分析

風能發展前景與現狀分析

2017-07-04 11:43:57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我國風力資源豐富,10m高度的風能總儲量為32.26億 Kw,估計實際可開發的風能儲量為2.53億Kw。但是可供經濟開發的風能儲量有多少尚需進一步查明。以下對風能發展前景與現狀分析:

風能發展前景與現狀分析

  一、我國風能的發展前景

  1、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確定了堅持科學發展觀,走資源節約型發展之路。國家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鼓勵和支持可再生能源併網發電,電網公司應該全額收購上網電量,並提供上網服務。為風電的發展在銷售環節上提供了保障,在該法律中還確定了上網電價差額的分攤原則,明確了有財政貼息的優惠貸款、稅收優惠、財政設立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等支持性的政策。這些條款有助於或將有助於改善風電企業的運營大環境。

  2、隨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風電裝備技術已有相當基礎,2006年7月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南通航天萬源安能風電設備有限公司下線的第一台1.5兆瓦風力發電機欲破洋貨重圍,標誌著我國已實現國際風力發電機主流機型的本土化,實現了向兆瓦級大型風力發電機組的跨越,打破了長期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為促進發展我國風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近10年來風電的國內外電價呈快速下降的趨勢,並且在日趨接近燃煤發電的成本,已經凸現經濟效益。以美國為例風電機組的每千瓦造價已由1990年的1333美元降至2000年的790美元,相應的發電成本由8美分/千瓦時減到4美分/千瓦時,預計2005年可降至

  2.5-3.5美分/千瓦時。國外專家指出,「世界風力發電能力每增加一倍,成本就下降15%」,儘管目前在我國風電電價還比煤電價格高,但是風電產業已經凸現經濟效益,在內蒙古輝騰錫勒風場,設備幾乎全部是進口的,風電廠的綜合造價已降至7800元/千瓦以內,生產的風電含稅上網電價已降為0.5元/千瓦。如果風機實現國產化,風電電價還會下降15%左右,無疑將更具競爭力。

  4、是風力發電將能迅速緩解我國能源短缺和電力不足的局面,對緩解缺電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因為風電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上馬快,不像火電、水電建設需要用年來計算,風電建設,在有風場數據的前提下只需要幾個月,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風場的建設。世界風電正在以25%甚至在部分國家以60%以上的增速發展,參考已開發國家的經驗,我國完全有可能以迅速發展風電的模式來解決我國燃眉之急的能源短缺。5、風力發電還能夠有效地遏制溫室效應和沙塵暴災害,抑制荒漠化的發展。據統計,風力發電每生產100萬千瓦時的電量,便能減少排放600噸的二氧化碳,大力發展風能可以大幅度削減造成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緩解氣候變暖的狀況。 風力發電也是解決邊遠農村獨立供電的重要途徑,由於西部地區村民居住分散,僅靠「大機組、大電網、高電壓的模式去解決那裡的用電是不夠的,必須同時開發如風力發電這樣的分散供電系統,才能較好地滿足地區發展對能源的要求,我國目前沒有聯網的農村是風力發電的巨大市場。

  5、風電場建設投資方式很靈活,不僅可以是國有大企業投資,也可以是民營企業,個體私營企業,民間資本都可以投資大辦風電。風電場還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比如內蒙古風電場雖然不大,但場面很壯觀,現在正發展成為旅遊區,旅遊收入不錯。

  總之,發展風電是全社會的大事,需要大家的共識,各級政府政策的支持、制度的保障,科技研發力量的支撐,各方面的參與,幾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輝煌的業績。

  二、我國風能發展的現狀

  我國風能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及附近島嶼、西北、東北和華北等地區。我國風能資源的理論蘊藏量為32.26億kW,可開發的裝機容量就有2.53億kW,居世界首位,與可開發的水電裝機容量(3.78億kW)為同一量級,具有形成商業化、規模化發展的資源潛力。預計到2020年,我國風電裝機將達到2000萬kW。

  我國政府十分重視風力發電產業,1996年就制訂的《乘風計劃》,旨在鼓勵提高中大型風力發電機製造技術和國產化率,「十五」期間計劃在風力發電產業投資15億元。目前,全國累計安裝小型風力發電機近20萬台,用作解決西部無電地區農牧民生產生活用電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廣東、福建、內蒙古、新疆等地已建成26個風電場,總裝機容量近50萬kw。儘管我國近幾年風力發電年增長都在50%左右,但裝備製造水平與裝機總容量與已開發國家還有較大差距。我國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僅占全國電力裝機的0.11%,風力發電潛力巨大。 但是,我國的風力發電建設規模小,沒有形成經濟批量,且風電設備主要依靠進口,價格昂貴。我國風電場每千瓦造價約8000~9000元,風電場的風能年利用小時數一般為2700h,發電成本約為0.6~0.9元/kWh;一些地方的風能利用小時數達到3200h,發電成本可降到0.45~0.70元/kWh,與常規的火力發電和水力發電相比,成本仍然偏高。存在的問題包括:

  (1)總體技術水平不高,在生產工藝、外觀質量、運行的可靠性方面與國外機組有一定的差距;

  (2)產品品種還不齊全,目前,我國百瓦級的戶用小型風力發電機組可大批量生產,千瓦級的風力發電機組也可小批量生產,而10千瓦級的產品在國內還不能夠生產,沒有可供的產品;

  (3)離網型風力發電機組必需配套使用的蓄電池,絕大多數用戶使用的是汽車用鉛酸蓄電池,由於風能的不連續性,使蓄電池容易出現過充過放現象,嚴重影響了其使用壽命,而蓄電池的價格又相對較高,這也影響了風力發電機組的推廣銷售;

  (4)缺乏有效的激勵政策。在當前技術條件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還不完全具備與常規能源進行競爭的能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需要建立和完善投資、稅收、價格、財政等方面的激勵政策;

  (5)市場發育不成熟。目前,我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品大多缺乏系統的技術規範,產品質量標準不完善,質量檢測和監督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地方保護、惡性競爭等影響了市場的健康發展。

更多風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風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