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指的是應用海洋基礎科學和有關技術學科開發利用海洋所形成的一門新興的綜合技術科學,也指開發利用海洋的各種建築物或其他工程設施和技術措施。那麼海洋工程發展趨勢會是如何呢?
世界海洋工程與科技發展所呈現的海洋開發技術和設備不斷進步,並推動海洋資源全面開發利用,海洋能源開發利用己成為各海洋國家發展的重要支柱,而海洋生物資源開發一直是世界各國競爭熱點,海洋污染控制和防範也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海陸關聯工程與技術在現代海洋開發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海洋工程發展趨勢一、海洋環境立體綜合觀測、預報與信息智能服務系統得到廣泛應用
海洋立體觀測網建設是未來海洋科技發展的關鍵之一。目前海洋監測領域關注的熱點和前沿問題包括:衛星遙感海洋環境觀測的多參數、寬範圍、實時化、立體化;傳感器及探測裝備的小型化、智能化、標準化、產業化;海洋組網觀測的全球化、層次化、綜合化與智慧化。各國紛紛研發海洋觀測技術集成和服務系統,以「星–空–海,水面–水中–海底智能組網」為代表的海洋環境立體觀測網絡得到廣泛關注。美國的綜合海洋觀測系統(IOOS)、歐洲的海洋觀測與預報服務系統(MyOcean)、全球海洋實時觀測計劃(GOOS),以及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GEOSS)等的實施,為全球和區域尺度的長期觀測、監測與信息網絡的建設提供了可能。長遠來看,面向海洋活動需求,以海洋信息服務為中心,多平台組成的自適應海洋環境立體觀測網絡仍然是海洋環境立體監測的主要發展方向。
海洋工程發展趨勢二、海洋資源勘查與開發走向多樣化、精準化、安全化,並向深遠海發展
海底資源勘查與開發已上升為世界海洋強國的國家戰略。國際海底資源勘查與開發技術總體上正朝著多樣化、精確化、高效率、寬範圍、大深度的目標發展,已初步形成深海固體礦產資源的開發能力,同時需要考慮採礦的環境效應。2013年,日本在南海海槽進行了水合物試開採,為最終實現商業性開發進行了有益探索;2014年,歐盟啟動了大型深海採礦項目(Blue Mining),旨在瞄準6 000 m水深的多金屬結核和硫化物資源的三維勘探和開發;2015年,時代電氣SMD公司(Specialist Machine Developments Limited)宣布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套商業深海採礦設備。
海洋工程發展趨勢三、海水資源和海洋能高效綜合利用技術發展方興未艾
為實現對海水和海洋能資源的高效利用,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是降低能耗和成本,提高海水和海洋能資源開發利用的經濟性。一些國家正在大力開展膜法水處理技術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研究,希望在海水淡化核心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在保障本國水資源安全的同時,獲得海水淡化市場較高的占有率。在海洋能開發方面,潮汐能和近海風電已實現商業化應用,潮流能、波浪能、深遠海風電已開始嘗試規模化應用,溫差能、鹽差能等正從實驗室走向海洋實況測試。總體來說,國際海洋能工程科技仍需解決高效率、高可靠性、高穩定性、易維護和低成本等技術問題。
海洋工程發展趨勢四、海洋開發裝備向智能化、集成化和深遠化方向邁進
海洋開發裝備向智能化、集成化、深遠化發展。在智能化方面,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智能控制、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海洋資源開發裝備的智能化程度不斷提升。水下環境惡劣,智能水下機器人日益成為海洋開發的重要工具,未來智能水下機器人將以更智能的信息處理方式進行運動控制和規劃決策。在集成化方面,國際知名企業紛紛開展海洋開發裝備的系統集成技術研究,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此外,隨著海洋開發走向深遠海,海洋裝備需要具備深遠化作業能力,美國、日本等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研製可在萬米水深作業的潛水器裝備。
更多工程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程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