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發展的帶動下,我國的國民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工程測量工作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做好工程測量標準化,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提升現代工程測量在工程建設與管理中的支持和服務能力,更好地保障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現代工程測量的業務範圍,進一步推動工程測量的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以下對工程測量發展現狀分析。
2018-2023年中國工程空壓機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表明,工程測量是一項工程的基石,在項目過程中,工程測量先與任何一項技術在前。無論一個工程項目大小,系統性工程測量、單一線路、長輸管線、公路測量及大面積測圖等,都離不開工程測量。工程測量技術,促進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近幾年,伴隨GPS 技術、RS 技術等高科技測量技術的出現,為我國工程測量提供更寬闊的發展空間,為國民經濟的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現從四大方向分析工程測量發展現狀。
20世紀80年代以來出現許多先進的地面測量儀器,為工程測量發展現狀提供了先進的技術工具和手段,如:光電測距儀、電子經緯儀、全站儀等,為工程測量向現代化、自動化、數位化、一體化方向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改變了傳統的工程控制網布網、地形測量、道路測量和施工測量等的作業方法。
三邊網、邊角網、測距導線網代替了三角網;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代替了三、四等水準測量;精密測距儀的應用代替了傳統的基線丈量;具有自動跟蹤和連續顯示功能的測距儀用於施工放樣測量;無需稜鏡的測距儀解決了難以攀登和無法到達的測量點的測距工作。
全球定位系統是美國海陸空三軍聯合研製的全球性、全天候和實時性導航、定位和定時系統。該系統從1973年12月開始研製,20世紀80年代試運行,90年代成熟。GPS由空間部分(GPS衛星)、地面監控部分和用戶接收機三個部分組成。
GPS具有全天候全球性覆蓋、高精度、多用途、定位速度快、自動化程度高、抗干擾性能好、保密性強和經濟效益高等特點。它可以解決傳統方法定位精度低、復位難、工作量大的問題。長期使用的測角、測距、測水準為主體的常規地面定位技術,正在逐步被一次性確定三維坐標的高速度、高精度、費用省、操作簡單的GPS技術代替。
大比例尺地形圖和工程圖的測繪,是城市與工程測量的重要內容和內容。常規的成圖方法是一項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結合的艱苦的野外工作,同時大量的室內數據處理和繪圖工作,成圖周期長,產品單一,質量控制難,難以適應飛速發展的城市建設和現代化工程建設的需要。
工程測量發展現狀隨著電子經緯儀和全站儀的應用,把野外數據採集的先進設備與計算機、數控繪圖儀三者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從野外或室內數據採集、數據處理、圖形編輯和繪圖的自動測圖系統。
攝影測量技術已越來越廣泛的在城市和工程測量發展現狀中得以應用,由於高質量、高精度的攝影測量儀器的研製生產,結合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使攝影測量能夠提供完全的、實時的三維空間信息。不僅不需要接觸物體,而且減少了外業工作量,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成果品種多等優點。
攝影測量產品將從線劃圖、影像圖向數位化系列的4D(DEM—數字高程模型,DLG—數字線劃圖,DOM—數字正射影像圖,DRG—數字柵格圖)產品轉化,為建立各類專業信息和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提供可靠的數據保障。
綜上所述,我國工程測量科技進步很大,發展很快,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發展還很不平衡,尚跟不上國民經濟建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是:大力促進工程測量技術方法與手段的更新換代,積極推動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充分利用GPS技術、GIS技術、數位化測繪技術、攝影測量技術、RS技術、「3S」集成技術及地面測量先進技術設備,把傳統的手工測量向電子化、數位化、自動化方向發展;同時加強相關學科的研究,不斷拓寬工程測量服務新領域,開創工程測量發展新局面,為推動我國工程測量科技進步而努力奮鬥。
更多工程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程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