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國產手機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解到,不可否認,在高性價比策略和諸多「博眼球」的營銷運作之後, 智慧型手機時代,國產手機品牌已經早已具備了國際水準,進入成熟發展的階段。
但網絡上的火熱話題給了國產手機一件看似華麗的外衣,仔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國產手機依舊嚴峻的前景。下面是中國報告大廳小編整理的未來國產手機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國產手機行業面臨的三大機遇
1.二三線市場需求巨大
雖然大中型城市的智慧型手機普及率已經趨於飽和,但是擁有更大用戶群體的中小型城鎮和農村這樣的二三線市場對於國產廠商來說是非常好的機遇。二三線市場智慧型手機普及率較低,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這類市場中的消費群體消費能力也相對薄弱,千元機往往是最受歡迎的選擇。而在千元機市場,幾乎是國產手機的天下。 即使國際大廠有那麼幾款低端千元機型,性價比也是很低的。可以說國際廠商很難在這些市場滲透,對於國產廠商來說,這樣的市場就是個天然的屏障,占據著天時 地利人和。
2.資源集中、行業透明
之前,中國在手機市場中一直扮演代工廠和勞動輸出的角色,但隨著行業的發展和更加透 明,國產廠商掌握了在這一場博弈中掌握了更多的資源,一改之前的被動局面。從開源的安卓系統,到上游高通等廠商的完整SOC解決方案,更加透明的行業降低 了國內廠商的門坎。相似的功能相同的硬體配置,利用價格優勢打造出更具性價比的產品。對於國際廠商來說,國產廠商變得更加有攻擊性,不可小覷。
3.用戶對國產手機廠商的接受程度正在快速加大
現如今隨著國產手機的品質在穩步上升,各方面都直逼國際廠商,國產手機已經慢慢摘下了「山寨」的帽子。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手機市場前景分析預測報告顯示,隨著國內廠商的不懈努力,消費者對國產手機的偏見 也越來越少,接受程度大大提高。即使在設計上還是存在模仿國外手機的現象,但不可否認國內的手機廠商已經能拿出一些體面的產品,這一點確實是個不小的進 步,也是近年來各家國內廠商共同努力的結果。這對於國產手機廠商來說,是個大好的機遇。
國產手機行業前景依舊嚴峻
雖然安卓的開源和網際網路模式的興起,使近些年國產手機的局面有了突飛猛進的改變。
但手機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沒有明確的產品定位,或是有一定的技術支撐卻沒有認清自我的心態,是國產品牌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
前段時間,HTC終於「放下身價」推出不足3000元的時尚版旗艦,而今天,小米手機3也再次下調價格降至1499元,除了衝擊市場的同時,似乎又預示著被整個行業模仿的小米也要推陳出新了。
國際品牌走向親民,國內市場群雄逐鹿,如何為產品開創更寬廣的前景,國產手機品牌亟需專注和探索。
更多國產手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國產手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