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4年上半年,我國手機市場累積出貨量為2.20億部,其中國產品牌手機的出貨量達到了1.68億部,占到了總出貨量的76.1%,相比2013 年的72%的份額再度有所提升,在上半年上市的總共1216款新機型中,國產品牌更是以93.3%的份額占據了絕對領先優勢。中國報告大廳整理的2014年國產手機行業競爭格局分析詳情如下。
總體看來,目前國內手機企業的發展形勢表現為三分天下的競爭格局。第一梯隊以三星、蘋果、索尼為代表,憑藉其強大的資本和技術優勢牢牢占據高端市場,並逐步延伸至中低端市場。第二梯隊以國產品牌手機中興、華為、多普達、聯想、TCL、金立等為主要代表,憑藉其質量上乘、品牌保證、價格低廉,再加上本土文化的滲透占據中低端市場。第三梯隊以國產雜牌手機「山寨機」為主要代表,占據國內很大的低端市場。
目前,國產手機已經擺脫了艱難的時期,雖然三星憑藉其品牌、技術等優勢,其市場份額占比排在第一位,但是以聯想、華為、中興、酷派為主要代表的國產手機占有的市場份額總和也已接近百分之八十,國產手機關注度占據整個中國手機市場品牌關注度的比例最大。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到,從手機廠商的銷量來看,三星、諾基亞、華為分列中國手機市場銷售量前三位,而諾基亞的市場份額同比下降了18.5%,市場份額被上升較快的幾大國產品牌分食。
調研顯示,國產手機在國內市場占有的市場份額並不低,然而,隨著國內手機企業在技術、質量、營銷手段、品牌意識等方面趨於弱化,國產手機在中高端手機市場的份額不高,而且國產手機主要通過低價策略占領市場,這就必然使得整體的利潤空間很小。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手機市場前景分析預測報告顯示,為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得到更多的利潤空間,國內手機企業應該了解消費者的消費方式、消費需求,研究消費者更易接受的營銷方式,然後有針對性地樹立自己的品牌,制訂有效的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等策略,從而進軍中高端手機市場。
更多國產手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國產手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