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為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為海洋,其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里,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約3795m。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占地球上總水量的97%,而可用於人類飲用只占2%。所以海洋的資源是非常豐富的。
國家海洋局3月16日發布的《2016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達70507億元,比上年增長6.8%,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5%。其中,海洋產業增加值達43283億元。
國家海洋局新聞發言人高忠文說,2016年,我國海洋產業保持穩步增長。其中,海洋生物醫藥業較快增長;濱海旅遊發展規模穩步擴大,新業態旅遊成長步伐加快;海水利用項目有序推進,多項重大海洋工程順利完工;海洋電力業發展勢頭良好;海洋漁業、海洋鹽業穩步增長。
總體來說,現在海洋的礦業和工業都在穩健的發展中;海洋的交通運輸業在整體上也比較穩定,沿海港口生產總體平穩,航運市場逐步復甦;海洋油氣產量和增加值小幅下降;海洋船舶工業產品結構持續優化,但形勢依然嚴峻。
我國海洋產業體系已經逐步形成,高端海洋製造是未來海洋產業發展方向,2016年我國海洋產業運行數據統計詳情如下。
當前,我國海洋事業迎來了大發展時期。「十三五」期間,國家將通過一系列措施努力實現經濟富海、依法治海、生態管海、維權護海、能力強海。
國家海洋局16日發布的《2016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突破7萬億元,達70507億元,比上年增長6.8%,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5%。
其中,海洋產業增加值43283億元,海洋相關產業增加值27224億元。海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3566億元、28488億元、38453億元,占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5.1%、40.4%和54.5%。
國家海洋局新聞發言人高忠文說,2016年,我國海洋產業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其中,海洋生物醫藥業較快增長;濱海旅遊發展規模穩步擴大,新業態旅遊成長步伐加快;海水利用業、海洋工程建築業穩步發展,海水利用項目有序推進,多項重大海洋工程順利完工;海洋電力業發展勢頭良好,海上風電場建設穩步推進;海洋漁業、海洋鹽業穩步增長。
同時,海洋礦業、海洋化工業穩步發展;海洋交通運輸業總體穩定,沿海港口生產總體平穩增長,航運市場逐步復甦;海洋油氣產量和增加值同比小幅下降;海洋船舶工業產品結構持續優化,但形勢依然嚴峻。更多最新海洋行業市場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海洋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
公報顯示,2016年,環渤海地區海洋生產總值24323億元,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4.5%,比上年回落0.8個百分點;長江三角洲地區海洋生產總值19912億元,占比為28.2%,比上年回落0.2個百分點;珠江三角洲地區海洋生產總值15895億元,占比為22.5%,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2016年國家海洋局深入貫徹落實「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系列改革舉措,加快構建海洋經濟監測與評估體系,提升數據質量,強化服務意識;繼續推進各類金融資本促進海洋經濟發展,提升企業效益,助力實體經濟;加快促進海洋產業轉型升級,引導產業集聚,推動區域增長;繼續優化海域海島資源的市場配置、保護海洋環境,拓展藍色空間。這些措施為新時期進一步提升海洋經濟發展質量效益,保障海洋經濟運行穩中有好、穩中有優,穩中有進奠定了基礎。
2017年我國將構建生態管海生態用海制度體系,深化海域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助推海洋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築建生態開放安全的美麗岸線,實施圍填海管控制度、提升海域資源開發生態建設水平,建立海上構築物電子信息系統,提升海域綜合管理能力,繼續深化「放管服」工作不斷激發海洋經濟活力。
海洋工程一般指人類為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建設的各種工程設施及海上運輸設施。是人類開發利用海洋資源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特殊工程技術。以下為海洋工程發展現狀分析,一起來了解下吧。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是世界沿海國家發展海洋事業,實現海洋強國的關鍵時期。事實證明,發展海洋工程製造業是實現海洋強國的重要途徑,海洋工程及裝備項目在各國的海洋事業發展過程中日顯重要,發展海洋工程事業已經成為國際性大趨勢和沿海國家的戰略抉擇,也是我國把建設世界第一大造船國的重要戰略舉措。發展海洋工程製造業是建設海洋強國的基礎保證,在當前,我國是能源消費大國,能源需求出現高增長態勢。
從海洋工程發展現狀來看,目前世界上建造的載人潛水器超過160艘,無人潛水器超過1000艘。日本繼1989年建成深海6500 米載人潛水器「SHINKAI6500」以後,於1993年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潛深10000米的無人潛水器,用於深海礦產資源和海洋生物資源的調查研究。經過「七五」和「八五」的工作,我國的潛水器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
在無人潛水器方面,某些項目已經達到國際水平;在載人潛水器方面,潛深600米的「7 1 03」深潛救生艇是我國第一艘載人潛水器,還有300米工作水深的「QSZ—II型雙功能單人常壓潛水裝具系統」、潛深150米的魚鷹I號和雙功能的魚鷹II。綜合國內從事潛水器開發的各院校、研究院和研究所的力量,我國已具有開發深海載人潛水器的技術能力。
通過對海洋工程發展現狀分析,隨著全球範圍的海洋貿易、航運業的發展,港口碼頭工程是最早的海洋工程之一,也是目前最重要的海洋工程之一。港口碼頭按照建設用途可以分為貨櫃碼頭、煤炭碼頭、石油碼頭、礦石碼頭、散糧碼頭等。目前,全球港口碼頭有數萬個之多,比較著名的主要港口有荷蘭的陸特丹港、新加坡港、阿聯的杜拜港、韓國的釜山港、我國的上海港、深圳港、香港港等。隨著近年來我國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國萬噸級以上的沿海碼頭有近500座,10萬t級以上的碼頭有50多座,2009年全球貨物吞吐量前十名的海港我國已占8座,成為全球主要的海港分布區。
世界海洋工程與科技發展所呈現的海洋開發技術和設備不斷進步,並推動海洋資源全面開發利用,海洋能源開發利用己成為各海洋國家發展的重要支柱,而海洋生物資源開發一直是世界各國競爭熱點,海洋污染控制和防範也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海陸關聯工程與技術在現代海洋開發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隨著我國深海戰略的推進,將給我國油氣開發和海洋工程裝備帶來龐大的市場需求。海洋工程裝備—自升式鑽井平台國家綜合標準化示範項目的中心任務,是將自升式鑽井平台建造過程中自主創新技術成果及時轉化為標準成果,實現科研攻關、標準研製和產業示範同步。建設海洋強國需要繁榮的海洋經濟作支撐,而發展海洋經濟需要擁有大量先進的海洋工程裝備。當前,國家已將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上便是海洋工程發展現狀的所有分析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