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褐煤行業分析報告 >> 2014-2015年我國褐煤行業概況及現狀分析

2014-2015年我國褐煤行業概況及現狀分析

2015-11-30 18:29:48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據褐煤行業現狀了解,褐煤是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主要發電能源,在拉籌伯山谷蘊藏量有1600億噸,占全球儲量的20%,居世界儲量的第二位。維州電力的97%來源於自產的褐煤,為維州工業經濟和人民生活發揮著巨大作用。目前,維州四個礦區總計產褐煤6740萬噸,主要用於維州的三大電廠,它們分別是LOY YANG電廠,YALLOURN電廠和HAZELWOOD電廠,褐煤發電總量約為7000MV,占澳發電總量的30%左右。現對2014-2015年我國褐煤行業概況及現狀分析

  褐煤有著清潔、低揮發和低硫的優點,但同時又存在著濕度大、燃點低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缺點,是導致全球溫室效應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目前全球能源日趨緊張的形勢下,褐煤的經濟價值及其相關加工生產技術又重新被世界能源界所重視。

  一、褐煤是澳動力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統計,全世界褐煤儲量足夠供2100座發電能力為1000MW的電站使用范30年,按目前維州褐煤消耗速度計算,經濟可開採的褐煤儲量可供澳大利亞使用 1000年。目前,世界燃煤電站嚴重依賴高階黑煤,但擁有褐煤資源的國家現都積極研究褐煤作為燃料煤的使用方法和用量,其中德國、美國和俄羅斯作為儲量大國,均將褐煤作為未來重要戰略資源加以開發和利用。褐煤發電對澳大利亞經濟而言,在於其燃料成本低廉,維州褐煤的直接發電成本是3澳元/MWH,是澳黑煤發電成本的1/3到1/4,天然氣的1/6到1/7,原因是維州褐煤為坑口開採,煤層厚度大,從此60-300米不等,煤層覆蓋層僅為5-10米,可用於大規模開採。

  二、褐煤加工技術是澳能源開發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褐煤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褐煤的高水分含量(從30-70%不等)、低灰熔點和易結渣性使得褐煤發電存在溫室氣體排放問題至今未能徹底解決。早在1993年,澳便成立了褐煤的專門研究機構CRC,該機構主要研究和開發低階煤發電的新技術和新工藝,以解決低階煤燃燒和對大氣環境污染嚴重問題,該機構有100多名科學家,與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CSIRO)、澳各大學及維州三大電廠保持著長期的學術和技術研發、試驗的交流,截止2006年已申請到科研預算為8000萬澳幣,目前該中心涉及褐煤的研究技術項目達到40項,使傳統的粉煤噴吹燃燒技術提高了發電效率,褐煤循環發電技術由於採用了乾燥提取工藝,使得褐煤電站的發電成本比高階黑煤更有競爭性。雖然目前維州三大電廠尚未廣泛採用,但隨著澳對褐煤加工技術的不斷研究和深化,其潛在的經濟開採價值已被國際能源署(IEA)等能源界機構所廣泛關注。

  三、褐煤使用的環境保護問題是澳及維州政府的關注焦點

  為了減少褐煤對二氧化碳(CO2)、NOX和SOX和排放及對大氣環境的污染,澳大利亞政府和維州政府目前都給予極大關注。澳目前仍未簽定《京都議定書》,維州褐煤發電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占其總排放的55%左右,如照此速度,維州的天氣溫度將在2070年上升5度,僅2004年其排放量就達1。17 億噸,平均維州人均24噸。為此,維州政府在已在2006年4月6日發表了題為《維州溫室戰略行動計劃更新方案》,旨在通過褐煤使用技術和設備更新來減少碳排放量,其主要措施包括政府採購電力應至少有10%來自清潔能源,採取招標方式使用褐煤以促使電廠開放技術,減少排放;資助褐煤乾燥技術的開發以使總排放量減少20%;開發風力發電;到2010年提高可再生能源的開發等。

  四、澳對與中國合作開發褐煤的態度及現狀

  目前,隨著國際上對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關注和對「中國能源熱」的炒作,維州各大褐煤能源企業對與中國開展合作表示出極大的興趣,態度積極,紛紛邀我企業前來考察、併購企業股份和建立合資企業,國內地方投資公司和鋼廠甚至已與當地企業簽署意向書,以現金投資來換取對維州加工後褐煤成品的進口。當地能源企業如 BHP、RIO TINTO等最近也發布消息,表示願與當地褐煤企業或擁有專利技術的公司開展合作併購進擬上市公司的原始股份。當地兩家最具代表性的公司為APCS和(La Trobe Lignite Development Pty Ltd,LTLD)公司,前者擁有對褐煤脫水處理和小球化技術的世界獨家專利,願意邀中國在其今年底上市前購入其股份,後者希望與中國企業共享其科研技術,在當地建立試驗廠,並最終將技術介紹到中國去。現就兩家具體意向簡單介紹如下:

  1、APCS公司

  APCS公司擁有褐煤以及鋼鐵技術的智慧財產權,原以優惠價格和出口方式向中國企業出口褐煤,該條件是對中國企業對其進行早期投資(上市前),並同時簽定貿易訂單。整個項目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智慧財產權商業化投資約在5-7年達到澳幣3-5億元,其中,維州政府和英國國際電力公司合作共同出資,在當地建造三個每個平均年產五百萬到一千五百萬噸褐煤加工後成品(Coldry Pellet)的工廠,從而使中國將從2007年始開始進口維州三千萬噸褐煤成品。除此之外,中國將享有褐煤脫水處理後可運輸的顆粒裝技術,並可與對方進一步探討引進下列技術專利:從褐煤提煉出來的水分被轉化成氫氣再用於發電;褐煤轉油、提煉塑料、微生物固體轉油、合成天然氣或顆粒用作燃料等,對方稱此項技術的發電和造鐵的煤顆粒的FOB價格將比黑煤價格低15-20%。

  2、LTLD公司

  LTLD公司自1975年便有專門研究團隊研究褐煤的開發和利用,目前擁有一條每小時產5噸的褐煤加工生產線,在經實驗評估後,原在下一步與中國合作進行商業化運作,可建立使生產規模分別達到一個25噸、250噸和2500噸/每小時的生產線,該企業由澳礦業巨頭(Roderick Carnege)擁有,願與中國合作夥伴共同開發褐煤技術,生產碳類產品,獲取褐煤清潔發電能源等。對方認為由於維州目前基礎交通設施的限制,不具備向中國出口成品褐煤的條件,希望中國自維州引進技術,利用本國或周邊國家(泰國、印尼)的褐煤,用於中國電力建設。

  目前,中澳兩國政治關係良好,經濟貿易關係發展迅速,自今年1-9月份雙邊貿易額已達到近200億美元,其中能源貿易占相當比重,但是,在與澳礦產品貿易中,與鐵礦石、煤炭、有色金屬等相比,褐煤仍是一項空白。這固然與褐煤的不可運輸、尚不具備貿易條件有關,但是,從我長期能源戰略來看,澳對褐煤的研究、開發和使用對我似有很大借鑑作用,同時對我也蘊育著巨大的貿易機會。中國也是褐煤儲量大國,在澳政府日益看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和對華經貿關係時,加強與澳褐煤業界的接觸、信息交流和科研合作,也是為中澳兩國未來包括褐煤在內的能源貿易創造必要條件。

  中澳2002年簽署的液化天然氣合同,是我著眼於長遠經濟利益而保證我能源產業長期受惠的典範。在目前維州褐煤業界對與中國合作具有極大興趣情況下,我有關部門似應以此為契機,抓住機會,借勢出擊,充分開展與對方的合作對話,從長計議,以探討未來貿易的可能性促雙邊科研交流,以科研帶動我對褐煤經濟價值開發和利用,從而使澳對褐煤的現有加工、使用技術及其對環境保護的先進經驗為我所用,為中澳兩國能源經貿關係的拓展注入新的內涵。

更多褐煤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褐煤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