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在醫學上,有著很大的作用。據悉,2015年1月,一則福建5歲小女孩因輸血感染愛滋病的新聞引起了轟動。國家衛生計生委舉行新聞發布會回應此事:小女孩可能是在窗口期感染。而窗口期感染愛滋病的風險,國內外都存在。為降低風險,今年全國所有的血站都將採取核酸檢測的方法,這比傳統方法能提前10多天檢出血液中的愛滋病毒。
所謂 「窗口期」,以愛滋病為例,是指人體感染愛滋病病毒後到外周血液中能夠檢測出HIV抗體的這段時間。歐美已開發國家於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在血液檢測領域強制推行核酸檢測,以縮短窗口期,降低窗口期血液感染的風險。
2月13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與財政部於聯合下發《關於做好血站核酸檢測工作的通知》,核酸檢測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核酸檢測與常規血清學檢測的區別在哪裡?對血液檢測領域會有怎樣的影響?
人感染某一病毒後,體內就會產生相對應的抗原或抗體。目前,我國的血液採集站和醫院普遍採用血清學方法檢測樣本中的抗原或抗體,從而間接確定其對應病毒的感染狀況。但是根據感染個體的生理差異,從病毒感染到出現抗原或抗體所需時間不同即「窗口期」,或因病毒基因變異、免疫靜默感染而沒有血清學標誌物。所以,單純地依靠血清學檢測存在漏查風險。核酸檢測,則是一種直接而靈敏地檢測病毒本身的方法。核酸檢測可以大大縮短「窗口期」,有效應對輸血「窗口期」感染這一世界技術難題。
蘇州華益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勁林說,核酸檢測產品的投放領域分為血站和醫院兩大塊。目前,國家層面所做的一系列努力,都是針對血站這一領域做核酸檢測實施的。血站採集的血源多樣而複雜,窗口期感染大都發生於血站未配以核酸檢測的情況下。在血站鋪開後,核酸檢測會被進一步推廣至醫院,用於術前篩查,以進一步減少病人的術中及術後併發症出現幾率、保護醫護人員安全、減少醫患糾紛等。由於常規的術前檢測無法排除患者體內的某些病毒存在,從而使核酸檢測進入術前篩查顯得更為必要。
更多核酸行業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核酸產業市場運行暨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更多核酸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核酸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