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產業是一種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目前涉及醫藥產品、保健用品、營養食品、醫療器械、保健器具、休閒健身、健康管理、健康諮詢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下面了解下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
大健康產業是一個極具前景的新興產業,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皮爾澤曾將其稱為繼IT產業之後的全球「財富第五波」。在我國,健康產業正在成為繼買房、買車、旅遊後的第四消費熱點,在2013年首次以「國字號」文件被市場認識,並快速得到投資市場的關注。
目前,我國健康產業由六大基本產業群體構成: 1、醫療產業(以醫療服務,藥品、器械以及其他耗材產銷、應用為主體) 2、非(跨)醫療產業(以健康理療、康復調理、生殖護理、美容化妝為主體) 3、傳統保健品產業(以保健食品、功能性飲品、健康用品產銷為主體) 4、健康管理產業(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諮詢顧問、體育休閒、中介服務、保障促進和養生文化機構等為主體) 5、新型健康產業(以消殺產品、環保防疫、健康家居、有機農業為主體) 6、新型健康產業(以醫藥健康產品終端化為核心驅動而崛起的中轉流通、專業物流配送為主體)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了今後15年我國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綱要》確立了「以促進健康為中心」的「大健康觀」「大衛生觀」,提出將這一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實施的全過程,將健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對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式轉變、改善百姓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作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和行動綱領,綱要明確了健康中國建設的目標:
到2020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健康素養水平持續提高,健康服務體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基本體育健身服務,基本形成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主要健康指標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到2030年,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健康領域發展更加協調,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務質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健康產業繁榮發展,基本實現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到2050年,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健康國家。
規劃綱要提出,要發展健康產業,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網際網路、健身休閒、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基於網際網路的健康服務,鼓勵發展健康體檢、諮詢等健康服務,促進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發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探索推進可穿戴設備、智能健康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移動應用服務等發展。
規範發展母嬰照料服務。培育健康文化產業和體育醫療康復產業。制定健康醫療旅遊行業標準、規範,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健康醫療旅遊目的地。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環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扶持一大批中小微企業配套發展。
規劃綱要明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主題,全民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根本目的。為實現以上目標,規劃綱要還從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等方面進行了部署。
更多健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健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