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14年醫療衛生支出占GDP的比例達17.1%,法國、德國、瑞典等國家這一數字也超過了10%,但在我國,醫療衛生支出占GDP比重近年來雖略有上漲,但2014年該比例僅有5.6%。下面進行健康服務市場前景分析。
2016年1-9月我國財政醫療衛生支出(含計劃生育)約1.02億元,同比增長21.14%,同期公共財政支出約13.60億元,同比增長12.67%,醫療衛生支出增速高出整體公共財政支出5.79PCTs。2010年至2016年9月,我國醫療衛生支出的公共財政占比已由5.30%提升至7.48%,提升了2.18PCTs,醫療健康產業的財政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通過對健康服務市場前景分析,同期據財政部公布的2016 年中央財政預明細,2016 年國內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預算數為124.29 億元,相比2015 年執行數增加39.87 億元,同比增幅為47.2%,遠超其他行業,表明了國家自上而下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決心以及財政支持落地的不斷加速。
從2016年我國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預算明細來看,醫療保障和公立醫院的財政預算數最高,分別達到50.51億元(40.62%)和34.31億元(27.61%)。從預算數額的增幅角度,醫療保障、基層醫療和中醫藥幅度最高,分別為297.7%、49.0%和32.8%,預示著未來我國將進一步提高醫保統籌水平,加強推進分級診療及傳統中醫藥建設。
通過對健康服務市場前景分析,2014年底,我國中醫類醫療機構數目達43,635個,其中中醫類診所38,386個,占所有中醫類醫療機構的比例達到88%;中醫類醫院3,732個,占所有中醫類醫療機構的比例達到8.6%。2014年中醫類醫療機構床位數達87.72萬張,2010-2014複合增長率(CAGR)達12.4%,占全國醫療機構總病床數從11.5%增長到13.3%。
從需求端角度看,2014年我國中醫類醫療機構的就診量達8.74億人次,2010-2014年CAGR達9.3%,占總就診量的比例從2010年的14.7%提高到15.6%;2014年中醫類醫療機構出院人數達2,537萬人,2010-2014年CAGR達15.1%,占總出院人數的比例從10.3%提高到了12.5%。中醫診療量占總就診量和總出院人數的比例上升,體現了中醫診療的需求旺盛、在醫療服務領域的地位不斷提升。
近年來,伴隨著「健康中國」理念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後,一系列扶持、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緊密出台,在國家政策暖風的催化下,大量投資正加速湧入大健康領域,健康產業的投資、併購日益頻繁。與此同時,健康企業的數量、產品的種類不斷增多、健康產業的整體容量、涵蓋領域、服務範圍正在不斷放大,正呈現出市場與政策雙輪驅動的格局。以上便是健康服務市場前景的所有分析了。
更多健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健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