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食品報告 >> 進口食品 >> 2025年進口食品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進口食品不合格率下降 網購食品安全監督細則正在規範

  隨著進口食品「質量門」事件頻頻發生,進口食品的可信度也引起了消費者的關注。近日,記者走訪了天津市的部分商家,深入了解進口食品的市場現狀。

進口食品不合格率下降 網購食品安全監督細則正在規範


  正規渠道的進口食品問題不大,國家的監管能夠覆蓋到。特別是新《食品安全法》要求對國外的生產商進行審查,對進口食品代理商的主體責任也有規定,這些都能降低風險

  國家食藥監總局副局長藤佳材日前稱,近年來中國的食品貿易逆差持續擴大,在海關的質量安全檢測中,檢出的不合格食品數量、批量的趨勢也逐年遞增。

  藤佳材是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舉辦的「第三屆中國糧食與食品安全戰略峰會」上透露上述信息的。2005年,中國進口食品總量為5811.20萬噸,到了2014年,進口食品總量達到15222.42萬噸,總額為900多億美元,而去年中國出口的食品總額為600億美元。

  中國保健協會理事王大宏對本報記者表示:「消費者之所以買進口食品,是因為曾經被一些國產食品傷害過。」

  進口食品正通過在合法與「地下」、線上與線下等各種渠道進入中國,數字證明了這一切: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2014年中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顯示,據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2011年中國進口的食品、農產品(16.82, -0.57, -3.28%)總額排名世界第一,當年就已成為全球第一大食品進口市場。

  據國家質檢總局統計,去年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檢驗檢疫進口食品104.2萬批(貨物批,下同)、3514.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7.9%、7.3%。

  有報導稱,2010~2014年,中國進口食品中檢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中國法律規定要求的批次數量為:2010年1692批,2011 年1857批,2012年2499批,2013年2164批,2014年3505批。從檢測出的不安全食品總批次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不過,王大宏表示:「不合格批次增加不表明任何問題,這需要與進口的總批次相比才行,要看合格率,而不是單個數字。」

  上述白皮書就顯示,2015年上半年,國家質檢總局進一步加大對進口食品的檢驗檢疫力度,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從來自57個國家或地區的進口食品中檢出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法律法規要求的進口食品共1255批、4960噸、1452萬美元,不合格進口食品批次同比減少12.3%,進口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穩中有升。

  從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信息看,多年來,中國進口食品的質量安全總體上一直保持穩定,沒有發生過重大的進口食品質量安全問題。2014年,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檢出的不符合中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法律法規要求的進口食品雖然共有3503批、2.4萬噸、3268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1.9%、 209.1%和37.9%,但主要原因是進口食品貿易量迅速增長,以及檢驗檢疫機構加大了監管力度。

  而且,2014年的不合格進口食品涉及17類不合格原因,列前10位的分別為:品質不合格、食品添加劑不合格、微生物污染、標籤不合格、證書不合格、污染物超標、包裝不合格、未獲檢驗檢疫准入、貨證不符、農獸藥殘留超標,占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總批次的97.5%。安全衛生問題中,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超標、污染物超標這三類較為突出,占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總批次的40.9%;非安全衛生問題中,品質不合格、標籤不合格、證書不合格較為突出,占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總批次的46.2%。更多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進口食品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不同種類進口食品的不合格原因也有所不同,乳製品、水產品、蜂產品、干堅果和糕點餅乾等進口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單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等有害微生物污染;飲料、糧谷製品和蜜餞等進口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苯甲酸、檸檬黃、山梨酸鉀、二氧化硫等食品添加劑超標或超範圍使用;酒類和糧谷製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銅、鐵、鉛、鋁等重金屬超標;進口食用油脂及油料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黃麴黴毒素超標,進口肉類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一種)等獸藥殘留超標。

  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從正規渠道進入的進口食品問題不大,國家的監管能夠覆蓋到。特別是新《食品安全法》要求對國外的生產商進行審查,對進口食品代理商的主體責任也有規定,這些都能進一步降低風險。但一些處於監管薄弱領域甚至真空地帶的進口食品,特別是網購食品,量到底多大?目前不知道,國外產地的疫情也不可知。一些預包裝食品也可能存在問題。而且隨著跨國界網購的規模越來越大,內外交叉可能出現新的問題,也會造成更多的不可控風險。」

  進口食品網絡銷售額近年來增長迅速。據報導,2015年春節期間,京東的進口生鮮食品銷量漲幅就超過300%。

  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正在完善中。根據新《食品安全法》等法規,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起草了《網購保稅模式跨境電子商務進口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細則》,目前正在徵求意見中。

進口食品發展趨勢

  我國休閒食品行業年產值由2004 年的 1,931.38 億元增長至 2014 年的 9,050.18 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 16.7%,且預計 2015-2019 年仍將保持高速增長,由 2015 年的 10,589.62 億元增長至 2019 年的19,925.28 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 17%。那麼進口食品發展趨勢會是怎麼樣的呢?


  通過對進口食品分析得知目前,中國對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食品,作為全球最大的食品出口國,多年來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中國企業將受益食品貿易全球化進程。 中國食品企業加速開拓海外市場,尤其是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食品出口量顯著上升。以海南省為例,今年一季度,海南口岸共有1.15萬噸、價值5046.5萬美元的食品出口馬來西亞、伊朗、阿聯、約旦、喬治亞等16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同比分別增長73.23%、111.86%。出口的主要品種為水產品、糖果、瓊脂、竹筍、蘆薈粉等。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食品企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進口食品行業發展如此迅速不僅與國家政策、市場導向有關,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休閒工作」、「休閒生活」、「休閒娛樂」已經逐步取代人們傳統意識中的概念,伴隨著休閒浪潮而產生的進口食品也開始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綜合各種因素,極具消費潛力的中國進口食品市場吸引了一大批經銷商試水,踏入進口食品這個行業。

  隨著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特別是外匯儲備的大幅度增加和人民幣快速升值.國家已越來越鼓勵國內商家展開進口.在縮小貿易逆差的同時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要。在這種環境下。進口食品已經越來越被人們所熟悉和接受,世界各國的美食逐漸登陸中國,特別在東部沿海地區.對於進口食品的消費已經成為一個消費熱點。 目前,中國市場製造業的平均利潤為15%,零售業平均利潤為20%,餐飲業的平均利潤為30%。中國入世以來關稅一降再降,人民幣匯率一升再升,市場經濟透明度越來越高。一個個利好消息使進口食品的平均利潤高達40%-50%。在這個令人震撼的數據必將引爆新一輪的投資狂潮。 美味和健康的進口食品融入中國人的生活,已經成為一股勢不可擋的潮流。有關專家預測:隨著中國人均消費水平日益高漲,進口食品消費額水漲船高,進口食品必將快速融入中國人的生活,對國內食品行業產生長期衝擊和巨大影響。

  此外,文化差異也是進口食品在中國面臨的問題之一。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一直是跨境貿易的一大挑戰。大到國家局勢,小到消費心理,「文化差異」這個重要因素在消費升級話題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因此適當的運用文化背景來調整市場戰略是跨境業務中最基礎的一步。

  通過對進口食品發展趨勢的簡單解析得知面對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進口食品也將迎來新的機遇。中食展的火熱同樣印證了進口食品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和渴望。一帶一路也將為中國食品「走出去」帶來更多的發展紅利,在「一進一出」的過程中,食品業的消費升級也在加速進行。在進口食品這片有待開發的藍海里,抓住了消費者的核心需求,就抓住了廣闊的市場。好了,以上便是筆者對進口食品發展趨勢的簡單解析了。

預測2020年中國進口食品市場份額將高達4800億美元

  自中國加入WTO以來的十多年裡,進口食品的關稅平均下降了50%左右。伴隨著貿易的簡單化和國際化帶動了整個國內的進口休閒食品消費市場快速發展。中國進口食品市場份額數據統計如下。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進口食品需求逐年增加。2015年上半年,我國進口食品222.3億美元,10年間增長了4.2倍,年均增長率達17.6%。今年上半年,食用植物油、乳粉、肉類、水產品等大宗產品進口量分別達339.5萬噸、61.4萬噸、132.5萬噸、200.6萬噸,進口食品安全已經成為保障我國消費者安全的大事。

  中國糖果零食展組委會日前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進口休閒食品需求量的年增長率在15%-20%之間。另據其預測,到2020年中國進口食品將進入井噴式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市場份額將高達4800億美元。更多最新進口食品行業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進口食品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該組委會進一步介紹,進口休閒食品種類很多,主要有膨化食品、巧克力、糖果、餅乾、果汁飲料、果凍、咖啡、乾果等十大系列上萬個品種,其中糖制食品能夠占到總體進口量的70%左右。再加之,進口休閒食品平均利潤率可達到40%-50%,因此近年來吸引了眾多投資者從事進口休閒食品經營生意,而且很多傳統經銷商也開始轉向進口食品市場。

進口食品發展趨勢

  隨著中國國民收入不斷增加,進口食品必將融入中國人的生活,對國內市場產生長期衝擊和巨大影響。中國80後和90後甚至00後出生的獨生子女群將在未來十年內成為消費市場的主流力量,他們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必將促進我國的進口食品發展趨勢高速的發展。

  進口食品的發展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發展的,脫離了經濟的發展,必將好會導致後勁不足,現在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進口食品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尤其是上海,北京等一級城市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市場,消費群體也逐步形成,但在北方,西部等地區還處在萌芽狀態,市場也存在很大的潛力,隨著發達的城市市場飽和,開始向不發達地區滲透是必然的選擇。

  進口食品作為國外食品一開始就定位在高檔人群,消費人群定位於高收入人群,在中國定居的外國人,海歸人群,這部分人群收入較高,受西方文化薰陶,追求注重西化的生活方式,對價格不很敏感。

  進口食品最為一種特殊的快速消費品,有著一般消費品的共性,即注重流通和快速的周轉,又有自己的特性,與一般的快速消費品有不同,進口食品大多是針對發展中國家或者不發達地區而存在,主要是指通過在一個國家生產但也在除生產國之外的國家銷售的產品,對其他國家而言該產品統稱為進口產品。

  進口產品存在的根本原因源於戰略大師邁克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該理論認為無論是資源再疲乏的國家與其他國家相比總會有一些自己的優勢產品,而這就成為國家間貿易發展的基礎,已開發國家利用各國不已開發國家發展的時間滯後性和空間地理位置的差異性讓這成為可能。

  從一般的快速消費品看,各個賣場與其快速消費品行業的發展差不多也是同時存在的,現在一般快速消費品在利潤如此低的情況下賣場大部分都能存活就說明本身還是有一定的利潤存在,地理位置等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賣場低的強勢地位,現在全國範圍內進口食品專賣超市的業態還沒有大規模的出現,一方面進口食品的特性決定現在只能在發達的城市部分存在,全國範圍內遠遠未到時機,另一方面現在更多的是關注進口食品的利潤,沒有考慮到未來的發展,在未來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進口專賣超市是必然,因此如何在現在就未雨綢繆,及時的針對性進行布局必將在未來的發展中占據主動。

  企業的發展越來越取決綜合實力的大小,初期那種靠單個新意產品打敗市場無敵手的不會存在,因為市場其他競爭者會不斷的模仿,而且進口食品差異化不明顯,同樣的產品品類很多,市場替代者太多,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飽和,慢慢的就要依賴價格戰,隨著時間的推移,單位利潤降低,企業要不斷的向前和向後延伸,向前即就是向價值鏈的上游延伸,主要包括生產研發等,作為食品經銷商,向上延伸比較困難,向下就是渠道的深化,服務的加強,品牌的提升等的延伸,構建多元化的經營集團,實現集團化的發展

  目前的進口食品價格普遍較高,消費檔次尚屬於中高端消費,其消費人群多集中於白領、時尚人群等,追求新潮、尋求口味刺激、嘗試新鮮事物的消費特徵比較明顯,消費人群相對狹窄,對產品的品質要求高、產品價格高、銷售終端相對狹窄等是行業存在的典型特徵,而這些均是由現有的進口食品所處階段造成的。

  目前是進口食品行業導入期的後期,消費意識還未濃厚,產品銷售還未大眾化,中高端人群、小眾化消費仍將在今後很長一段時期內沿續。進口食品本質上是一種時尚、新鮮的產品類別,消費者消費進口食品的動機大多是嘗鮮、領略異國風味和追求口味刺激,鑑於進口食品消費仍是小眾型消費,產品價格高、單位附加值高,大眾化的雜貨店、小型終端無法快速銷售,專賣店、商超專櫃就成為首選渠道。以上便是筆者對進口食品發展趨勢的簡單解析了。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進口食品報告定製需求 X
可研報告

進口食品相關排行

進口食品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進口食品精選報告、進口食品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進口食品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進口食品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