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可燃冰行業分析報告 >> 2015年全球可燃冰儲量及開採方法分析

2015年全球可燃冰儲量及開採方法分析

2015-12-05 10:51:37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自 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人們陸續在凍土帶和海洋深處發現了一種可以燃燒的「冰」。這種「可燃冰」在地質上稱之為天然氣水合物。那麼,可燃冰的儲量是多少呢?具體詳情,請詳見下文。

  2015年全球可燃冰儲量及開採方法分析

  可燃冰,即天然氣水合物,是天然氣在0℃和30個大氣壓的作用下結晶而成的「冰塊」,可直接點燃,燃燒後幾乎不產生任何殘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氣都要小得多。1立方米可燃冰可轉化為164立方米的天然氣和0.8立方米的水,同等條件下,可燃冰燃燒產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氣要多出數十倍。科學家估計,海底可燃冰分布的範圍約4000萬平方公里,占海洋總面積的10%,海底可燃冰的儲量夠人類使用1000年,因而被科學家譽為「未來能源」、「21世紀能源」。

  圖1:可燃冰形態和分子結構

2015年全球可燃冰儲量及開採方法分析

  全球已公開發表並確證的以及推測的天然氣水合物產地達155處,其中的39處由鑽井和岩芯取樣確證,其餘116處則是根據BSR(擬海底反射層)及地球化學資料推測的;可燃冰在世界範圍內分布廣泛,以分布的地理命名則分為「海域可燃冰」和「陸域可燃冰」,主要分布在世界三大洋的近海海底、大陸凍土帶及內陸湖海中。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卡文頓曾預測,約27%面積的陸地區域和90%面積的海洋區域具備可燃冰形成的條件,全球的凍土和海洋中可燃冰的儲量在3114萬億立方米到763億億立方米,全部可燃冰所含有機碳的總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的2倍、剩餘天然氣儲量的128倍,是世界尚未開發的已知的儲量最大的替代能源。

  圖2:全球可燃冰分布

2015年全球可燃冰儲量及開採方法分析

  圖3:全球有機碳含量分布

2015年全球可燃冰儲量及開採方法分析

  我國可燃冰的資源潛力約800億噸油當量,是我國常規天然氣資源量的兩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羌塘盆地和南海大陸坡及其深海。據科學家粗略估算,我國陸域遠景資源量至少有350億噸油當量,可供中國使用近90年。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多年凍土區也具有可燃冰形成的溫度和壓力條件,是最有前景的找礦遠景區。南海的可燃冰資源量大約為640億噸油當量。黑龍江凍土區和黃海、東海大陸坡也都可能存在儲量巨大的可燃冰。

  表1:南海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量預測表

2015年全球可燃冰儲量及開採方法分析

  表2:中國凍土區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量預測表

2015年全球可燃冰儲量及開採方法分析

  天然氣水合物開採技術日趨成熟。目前,加拿大Mackensie凍土天然冰陸域礦田和日本南海海槽礦田的開採都已獲得成功。科學家指出,從可燃冰氣藏采出天然氣所產生的能量大約是從這類氣藏中分解NGH所需能量的10倍,這一附加的能量正是所有的開採方法都在尋找的潛在價值。當今各國都在積極投入對天然氣水合物開採技術的研究。天然氣水合物的開採方法主要包括注熱法、降壓法、注化學試劑法、氣體置換法以及以上方法的聯用。

  圖4:天然氣水合物開採方法示意圖

2015年全球可燃冰儲量及開採方法分析

  注熱法:注入加熱流體或直接加熱儲層來提高水合物區域內溫度,引起溶解。能耗大,不能有效解決熱利用效率較低的缺陷。更多可燃冰行業最新相關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9年中國可燃冰市場供需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降壓法:降低壓力促使水合物分解,該方法不需要連續激發,成本較低,適合大面積開採。是目前最有前景的一種開發技術。

  注化學試劑法:向天然氣水合物層中注入如甲醇等化學試劑,破壞其平衡條件,促使分解。該方法所需的化學試劑成本較高,且不適合長期或大規模使用。

  氣體置換法:注入如二氧化碳等以置換天然氣水合物中的甲烷,觸發甲烷氣體擴散。但由於水合物儲層滲透性較差,導致產氣量較低,實際效果不佳。

  表3:開採技術特點對比

2015年全球可燃冰儲量及開採方法分析

更多可燃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可燃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