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消費品打破原國的有商品流通體系基礎,以壽命較短,消費速度較快的特點迅速在市場站穩腳跟,深受80、90和00後的追捧,快速消費品市場規模也逐年攀升,也越來越多的國外快消品公司進駐到我國。以下是快速消費品行業市場分析。
快速消費品行業屬於由幾個大品牌控制的寡頭競爭市場,從消費者需求出發,隨消費者需求快速轉變的買方市場。新零售生態中,以網際網路、大數據等為典型代表的數位化技術將虛擬與現實深度融合,傳統快速消費品零售在物理空間和時間維度上將獲得極大延展。消費者不再受區域、時段和店面等因素限制,快速消費品零售將發展成面向線上線下全渠道、全品類、全時段、全體驗的新型零售模式。
國內快速消費品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隨著世界經濟的融合和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快速消費品行業分析,更多的國外快速消費品公司進入到中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這種競爭不單體現在對最終消費者的密集宣傳攻勢上,也體現在對渠道的爭奪上。主要表現在:外資品牌在國內的投入逐漸加大,國內品牌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現代通路所占有的份額日漸增長,傳統渠道有萎縮的趨勢;廠家對城市的爭奪更加激烈,同時在不斷的向城鎮鄉村延伸;零售商自有品牌增多,儘管目前所占的份額依舊很小;消費者擁有更多選擇的空間,對品牌/零售店的忠誠度下降;消費者越來越多的受到零售終端市場活動影響等。
國外的快速消費品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上遊資源的把控和品牌文化兩個層面。在嬰幼兒配方領域,由於中國消費者更偏愛奶源品質較高供應更為充足的歐洲或者澳新地區的品牌,導致這一領域的話語權被外國企業把控,2016年嬰幼兒奶粉市場前7大外資企業按收入計算占據52%的市場份額,具有絕對的份額優勢;葡萄酒領域,鑑於葡萄酒是舶來品,消費者在文化認同層面更傾向於認為文化輸出國的產品更具優勢和性價比,本土葡萄酒企業的份額提升困難重重,2016年進口葡萄酒按收入計的市場份額已經上升至30%;彩妝領域,由於國外品牌的文化和營銷較為強勢,前5大外資企業按收入計占據47%的市場份額,對市場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2017年電商銷售繼續保持強勁勢頭,增速超過28%,大約占10%的市場總銷售額;中國O2O市場持續增長,2017年增速在30%左右,其中O2O送貨上門服務(例如送餐和配送服務)的增速高達76%。本土品牌在2017年實現了7.7%的銷售額增長,貢獻了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98%的增長額,與之相比,外資品牌銷售額僅僅增長0.4%。外資品牌2017年再度把市場份額拱手讓與本土品牌。
通過快速消費品行業分析,未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未來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可以預見在未來至少20年中,快速消費品市場會繼續保持穩中有升的增長勢頭。為居民提供一體化、品牌化的零售服務成了日益強烈的行業需求。
綜上所述,快速消費品是指那些使用時效較短、流轉速度較快、價值不高的物品。我國快速消費品行業依靠消費者高頻次和重複的使用與消耗,來獲得利潤和價值。未來我國快速消費品行業將往持久性、協同性以及可行性方向發展。快速消費品在市場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並形成一個龐大的需求市場。以上是快速消費品行業市場分析。
更多快速消費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快速消費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