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淡水河谷礦難以及澳洲颶風影響,全球礦石供給顯著減少,我國也繼續推進礦產資源領域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了一批行政審批事項,預計礦石需求或逐步走低,以下是礦石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中國是世界鐵礦石第一進口大國,對外依賴程度逐年加大,儘管其需求變化對鐵礦石價格有較大的影響,然而中國並沒有掌握鐵礦石等黑色金屬的國際定價權。礦石行業分析指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礦業公司通過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全球大量購置礦業資產,保障鐵礦石等大宗礦產品的供應安全。
截止2019年,我國在建、擬建、擴建原礦產量大於百萬噸的礦山有50個,原礦產量約3.4億噸,精礦產量1.05億噸。在建產能(施工中)約占總規模的40%左右,涉及精礦產量約4000萬噸。礦石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高礦價加速礦山的增產及復產速度,但是由於儲量滅失、開採成本、環保不達標、尾礦庫問題、自然保護區、軍事管理區礦權退出、露天轉井下採礦能力減小等多方面原因,國內2019年鐵礦石增產數量有限。
目前,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逐年穩步增加,2019年達到43.28%,礦石行業是典型的強周期性行業,其發展與宏觀經濟密不可分,因此這段期間的經濟迅速增長帶動礦石行業發展,也拉動了我國鐵礦石的消費。
2020年年初,國家大力推動礦石行業供給側改革有效抬升鋼鐵行業產業鏈地位,鋼價由於供給端優化大幅上漲,而礦價受制於需求持續弱勢,螺礦比得以大幅高於歷史中軸水平。不過,年初環保限產禁止「一刀切」、呈現邊際放鬆以來,偏離中軸的螺礦比便已開啟內生修復路徑,其契合的時點便是去年9月左右。
1、完善《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20年3月1日,依據《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76號),將《地質資料管理條例》第十五條第二款修改為「前款規定以外的地質資料。礦石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自匯交之日起90日內,由地質資料館或者地質資料保管單位予以公開。需要保護的,由接收地質資料的單位按照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的規定予以保護。」
2、廢止《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條例》。2020年3月19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98號),針對已取消的地質勘查資質審批行政許可事項,廢止了《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條例》。
3、加強《關於加強城市地質工作的指導意見》。2020年4月1日,國土資源部印發《關於加強城市地質工作的指導意見》(國土資發〔2020〕104號),提出到2020年實現三大目標:一是基本形成與新型城鎮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地質工作體系;二是基本建立城市地質資源環境規劃、管理、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制度體系;三是探索形成城市地下空間資源系統化、產業化、綠色化開發利用模式。
整體來看,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全球新興經濟體經濟發展減速降低了對鐵礦石的需求,國際鐵礦石產能需要時間消化。供給大於需求的市場失衡態勢將會持續,鐵礦石價格繼續下滑將成為必然,市場炒作力量將會退出,以上便是礦石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