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泛指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於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下面進行冷鏈運輸行業前景分析。
冷鏈物流行業分析表示,隨著中國電商消費的興起、農業結構的調整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生鮮產品、藥品、連鎖餐飲的產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冷鏈物流的發展十分必要。
近年來,隨著中國電商消費的興起、農業結構的調整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生鮮產品的產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這對生鮮產品的安全和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鮮農產品容易腐爛,同時由於農產品產地較為分散,從田間預冷經過運輸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的環節較多,保鮮就成為了極重要的流通指標。因此,冷鏈物流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冷鏈物流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業鏈,其中產業鏈上游為製造環節:包括冷凍裝置的製造和冷凍技術支持等;中游環節主要為冷鏈物流的運輸及倉儲環節,主要包括運輸環節、倉儲環節和其他環節三個方面;下游環節為冷鏈物流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農產品冷鏈物流、藥品冷鏈物流及化工冷鏈物流三個方面。
網購、生鮮電商、果蔬宅配都是當前流行的消費方式,生鮮產品具有易變質腐蝕、購買頻率高等特點,從貨源到消費者手中必須保鮮,其物流配送全程都離不開冷鏈設備。2018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達到3035億元,比上年增長485億元,同比增幅19%。
在整個物流行業中,相對於規模龐大的航空物流、工業物流等主要物流模式,冷鏈物流規模較小,但是冷鏈物流的重要性卻毫不遜色。2017-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安全委員會、工信部、公安部等20餘個國家部委出台了15部涉及冷鏈物流產業的政策規劃,將冷鏈物流產業作為保障食品和民生安全的重要手段。
隨著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長,食品安全意識的逐漸升級,人們的觀念從以前的吃得飽逐漸轉為吃的好,吃的衛生。這種觀念上的轉變對農產品、乳製品、肉類加工品等食物的安全問題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從而導致對冷鏈物流需求的迅速增長。
隨著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的不斷發展,業務模式也發生了變化,業務類型逐漸交叉,企業也向綜合型和供應鏈型發展,在百強企業的布局中,布局運輸環節的企業較多,其中幹線運輸26家,配送環節29家;布局倉儲環節的企業為14家;綜合型和供應鏈型企業分別為21家和10家。
物流行業的本質是降本增效,在人工、土地等成本只會漲不會降的前提下,唯有新技術和新裝備的應用,才能驅動冷鏈企業做大做強。自動分揀、智能倉儲、無人機送貨、新能源汽車、大數據補貨、人工智慧等,將在短時間內普及到冷鏈物流行業,這是企業今後必然的選擇,企業在這方面要早做規劃和投入。以上便是冷鏈運輸行業前景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冷鏈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冷鏈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