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泛指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於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下面進行冷鏈運輸行業趨勢分析。
冷鏈物流行業分析表示,冷鏈物流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製冷技術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的,是以冷凍工藝學為基礎、以製冷技術為手段的低溫物流過程。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國家必須儘早制定和實施科學、有效的宏觀政策。
網購、生鮮電商、果蔬宅配都是當前流行的消費方式,生鮮產品具有易變質腐蝕、購買頻率高等特點,從貨源到消費者手中必須保鮮,其物流配送全程都離不開冷鏈設備。2018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達到3035億元,比上年增長485億元,同比增幅19%。
在整個物流行業中,相對於規模龐大的航空物流、工業物流等主要物流模式,冷鏈物流規模較小,但是冷鏈物流的重要性卻毫不遜色。2017-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安全委員會、工信部、公安部等20餘個國家部委出台了15部涉及冷鏈物流產業的政策規劃,將冷鏈物流產業作為保障食品和民生安全的重要手段。
隨著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長,食品安全意識的逐漸升級,人們的觀念從以前的吃得飽逐漸轉為吃的好,吃的衛生。這種觀念上的轉變對農產品、乳製品、肉類加工品等食物的安全問題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從而導致對冷鏈物流需求的迅速增長。
2018年,中國冷鏈物流需求總量達到1.8億噸,比上年增加3300萬噸,同比增長22.1%。2018年,中國冷庫總容量為5238萬噸,同比增長9.70%。據統計,冷鏈在途運輸量約占冷鏈需求量的50%,那麼中國冷庫總容量還約有4000萬噸的缺口。
冷鏈物流行業處於市場快速變化的浪潮當中,企業要想發展壯大,需要能夠及時引領和改變方向的舵手,敢打、善打硬仗的管理人才和掌握新技術的專業人才。企業要通過校企合作、企業內訓、管培生、走出去培訓等方式,加強對企業人才的儲備和培養,同時要考慮以股權激勵、業務分紅等手段留住人才。
得益於大數據、雲計算、智能硬體的應用,在「數據」的驅動下,冷鏈物流系統的思維、感知、學習、分析決策和智能執行能力不斷提高,從而實現物流場景數位化、整個供應鏈內元素相互連接、供應鏈相關的決策將更加自主智能。
在城鎮化、食品安全與消費升級大勢之下,以水產品、畜產品、果蔬及花卉等為代表的冷鏈需求市場逐漸成熟,再加之「一帶一路」建設也為冷鏈行業帶來新的市場機遇,生鮮與冷鏈市場都有了飛速發展。以上便是冷鏈運輸行業趨勢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冷鏈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冷鏈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