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是提升了我國經濟整體實力的重要工業。2018年我國汽車配件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7392億元,企業集群發展非常明顯,並具有規模化、專業化、回期短等特點。以下是配件行業分析。
汽車發動機、變速箱、傳動轉向系統、電子控制系統等汽車零部件中採用了大量精密壓鑄件, 因此汽車行業的需求情況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壓鑄行業整體的發展前景。隨著人們對汽車節能環保性能的愈發重視, 汽車產業呈現了以鋁代鋼、以鋁代鐵的趨勢。目前全球汽車零部件中鋁合金壓鑄件市場整體呈現持續發展趨勢,預計汽車行業中鋁合金壓鑄件的用量將在2025年上漲50%6。
配件行業分析,我國零部件產業的營業收入從2000年的591.66億元上升到2015年的12694.99億元,年均複合增速 22.68 %;利潤總額從2000年的39.73億元上升到2015年的902.68億元,年均複合增速23.15 %;研發投入從2000年的15.52億元上升到2015年的271.99億元,年均複合增速21.03 %;研發人員數量從2001年的1.69萬人上升到2015年的14.39萬人,年均複合增速15.3 %。
2018年,我國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7392億元,同比增長8.20%。據不完全統計,零部件企業總數超過10000家(規模企業不到6000家)。我國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中,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占有較大比重,分別為49.25%和22.20%。而股份制企業、國有企業占比相對較少。
我國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大量的外資企業進入國內市場。外資企業憑藉其在技術、資本方面的優勢,迅速占據了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的重要份額。世界排名前20位的著名汽車零部件公司多數已通過合資或獨資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例如米其林公司、博世公司、美國普利司通公司等。全球著名汽車零部件製造商,美國博格華納公司也於2004年12月在上海正式運營。此外,世界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德爾福汽車系統已在中國建立了10多家獨資和合資汽車零部件企業,為一汽、上汽等中國主要汽車製造商供貨。
對於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我國政府一直扮演者著「支持者」的角色,在提高產業生產力、培植產業集群、激勵產業內企業競爭和國際化經營等方面給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東北、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湖北重慶等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區,對於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體系化建設將產生積極而久遠的意義。
配件行業分析,隨著十三五期間一系列關於汽車零部件產業政策技術標準的出台,汽車零部件行業進一步向規範化、法制化方向發展。在政府主導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節能環保汽車的推行,也使得汽車消費環境加快改善。與此同時,隨著二手車市場的發展,《二手車流通管理方法》的出台更是引入了新的競爭機制,簡化了二手車交易程序,二手車市場趨向良性發展。這也直接擴大了我國社會的汽車保有量,最終推動了汽車空調電磁離合器的製造以及售後維修市場的快速發展。
總的來說,我國零部件企業在產品布局,合作規劃等方面與國外先進零部件企業還存在不小差距,想要在競爭中取得優勢,產品質量瓶頸必須得到突破。業內人士分析,未來10-15年,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金額仍然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以上便是配件行業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配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配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