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我國皮具箱包品牌的競爭力還相對較弱,沒有形成持久的核心競爭力,這根源於中國企業品牌競爭力的相對薄弱,因為國家品牌競爭力源於企業品牌競爭力。
由於缺乏名牌,前年中國整體競爭力在全球國家的競爭力指標考核中,僅占第49位,在國際商品市場中,「中國造」等同於廉價、低質的觀念還根深蒂固,目前國際皮具箱包市場競爭已經跨越了產品競爭階段,進入了品牌競爭時代,一個國家品牌是否強盛,可以反映出這個國家的國力是否強盛,一個國家是否擁有國際弛名品牌,已成為衡量該國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第一標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有幸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中國企業的現實競爭力突出表現在人力成本較低、總體市場經濟容量巨大上,這為中國企業的高速發展奠定了基礎,但低成本、高速發展的另一方面,是低質量、低價格和較短的生命周期,綜合調查表明,我國的箱包企業平均壽命是7.3年,中國箱包品牌的生命周期之短,令人不勝吹噓,這是我國箱包品牌競爭力處於弱勢的一個突出表現。
我國是一個皮具箱包生產大國,但不是箱包品牌大國,一個箱包企業連自己的註冊商標都沒有,何談品牌競爭力,調查表明,曇花一現的箱包企業為數不少,我國箱包企業更應該意識到,品牌比拼的是誰活得更久而不是比誰暫時活得更好,中國需要百年品牌和百年老店,企業家要成功,首先要樹立自己的品牌意識,而品牌競爭力的基礎是品牌戰略,同樣,箱包企業想要成功,就必須提高自己的品牌競爭力。
皮具產業提升競爭力的策略和挑戰
外銷到內貿的轉型
面對來自國際市場環境與需求的壓力,國內皮具業採取了一些策略進行應對,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原材料上漲、出口退稅的取消、人民幣匯率的變化使一些抗風險能力弱的中小皮具企業外銷量銳減,轉向內銷成為許多外銷型皮具廠商的必然選擇,但是,轉型內銷也要面對客戶分散、庫存壓力大,以及內銷市場退貨、壓款嚴重等障礙,更為嚴峻的是,由於國內皮具廠商長期忽視品牌培育,目前國內的中高檔皮具市場已經被國外品牌占據,所以外銷到內貿的轉型,關鍵是轉型後的配套措施和發展戰略,根本解決的辦法還是要發展品牌戰略和高端產業戰略,事實證明,高端化、特色化的商品,不管是出口還是內銷都難以受到太大的衝擊;而低端的、同質化嚴重的商品,就特別容易受市場變化的影響。更多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中國皮革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產品供應商向市場運營商的轉型
在這一點上首先是觀念的轉變,這是最為重要也是最難的,國內有很多的皮具企業和市場還沒認識到服務運營對於長遠發展的重要性,這種服務不只是指提供維護、保養等售後服務,而是從更宏觀的產業的角度建立能夠為產業持續發展提供服務和動力的市場運營理念,比如全國最大的皮具成品交易平台之一的白雲世界皮具貿易中心,在新一輪的產業升級中,白雲皮具城就將融入到整個皮具產業中去,把自己定位為「雙運營商」的角色,即皮具產業的綜合服務運營商和專業市場的品牌運營商,白雲皮具城將從單一的產品供應交易平台提升為融信息交流、創意設計、國際交易、新品發布、品牌匯集的綜合平台。
產業集群抱團策略
在皮具業這種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扎堆抱團」使企業在外部經濟、集體效率和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機製作用下,形成較大的競爭力,無疑是對產業發展有好處的,產業集群抱團策略有幾方面的優勢:一是區域品牌共享優勢,基於人文歷史或者專業化市場等因素而形成的區域品牌是園區內企業可以共享的無形資源;二是招商引資的區位優勢,信息搜尋成本低和經濟變量的集聚構成了園區特有的招商引資的區位優勢;三是要素集聚優勢,特色工業園區可促進企業的集約化進程,形成專業信息、專業人才、資本等要素的聚集,四是組織系統的優勢。「抱團」使企業具有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和新陳代謝能力,對外界的刺激反應靈敏,能夠迅速將市場需求信息或者新技術轉化成產品或服務並推向市場。
更多皮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皮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