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巧克力行業分析報告 >> 2015年巧克力行業的現狀分析:洋品牌吞食中國市場

2015年巧克力行業的現狀分析:洋品牌吞食中國市場

2015-05-15 17:27:45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向來都是一年一度的糖果熱賣季。由於今年中國春節與西方情人節「撞車」,糖果中的巧克力更是一枝獨秀、搶盡了風頭,尤其是各類進口巧克力,作為一種「洋年貨」可以說受到了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的熱捧。那麼目前巧克力行業的現狀如何呢?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

中國人生活水平提高、節日消費的火爆,都推動了國內巧克力市場的迅猛發展。但提到巧克力,人們卻很難說出優質國產巧克力的代表品牌,市場中也到處充斥著外資品牌的巧克力。甜蜜的背後,我國巧克力行業的隱憂正在慢慢浮出水面:巨大的國內市場卻鮮有國產品牌的一席之地。

洋品牌吞食中國巧克力市場

數據顯示,近幾年,中國巧克力市場一直保持著10%至15%的年增長率,高於全球巧克力市場年均增長速度近6個百分點。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極具潛力的中國市場,未來將有望取代西方傳統市場,成為全球巧克力行業的「搖錢樹」。

瑞士巧克力生產商協會2月24日發表公報顯示,瑞士巧克力去年對中國的出口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公報說,儘管在德國和英國等傳統出口市場,瑞士巧克力的出口呈現下跌,但因對中國等亞洲市場出口的迅猛增長,德國和英國市場的不景氣已經得到了很好的彌補。

如此迅猛的增長勢頭,自然也引起了全球巧克力製造商的關注。 他們紛紛開始轉移戰略目標,將賭注押在了中國市場之上。

美國巧克力生產商好時集團高管近日曾公開表示,到2019年,中國巧克力市場規模有望從2014年的27億美元增長60%至43億美元。好時集團國際業務總裁伯特阿隆索更是預測稱,好時2015年中國區巧克力銷量將增長35%,達到4.5億美元。

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全球各大巧克力巨頭也開始加快在中國市場的拓展,並紛紛啟動本土化進程,大踏步地進行著對中國市場的「吞食」。

舉例來說,全球第四大巧克力製造商費列羅近兩年就正式啟動了中國本土化進程。公司2014年財報顯示,費列羅正在中國進行一個總投資額為50億元的項目,並已經在杭州建立子公司。近日費列羅更是宣布,今年上半年,其在中國國內的首家工廠即將投產。

巧克力巨頭瑪氏則更近了一步。目前瑪氏已在中國開設了兩個巧克力工廠,僱傭2000多名員工,還設立了全球食品安全中心。好時巧克力則在2007年通過合資建立了在中國的第一個生產基地,並於去年收購了金絲猴,開始大踏步推動其在中國市場的擴張。

國產巧克力品牌在夾縫中生存

儘管中國巧克力市場前景廣闊,但是目前中國國產巧克力行業卻面臨著競爭程度較低、競爭產品較少、知名品牌寥寥無幾等嚴重問題。多數中國國產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完全無法與外資品牌相提並論,在「洋品牌」步步緊逼的背景下,國產巧克力品牌可謂前途未卜、生死難料。

有分析稱,中國巧克力市場的競爭目前已經分化成三大陣營:第一陣營是以德芙、吉百利、好時、費列羅等為代表的外資品牌,占領了高檔巧克力市場絕大部分份額;第二陣營是以金帝等為代表的合資品牌,主導中檔巧克力市場;第三陣營是以金絲猴等為代表的國產品牌,占據了低檔巧克力市場的主要份額。

為何絕大多數國產巧克力品牌都只能在中低檔遊走?有研究顯示,國產巧克力品牌的劣勢地位主要是由以下幾大因素造成:品牌少、口味單一;巧克力加工設備選型不當、配套設施不全;產品開發力量薄弱、產品更新換代慢……總而言之,由於生產研發、加工製造以及設計宣傳方面的投入不足,中國國產巧克力的「劣質」和「低端」似乎已經在大多數消費者心目中根深蒂固。這也導致了國產巧克力品牌整體形象不佳、只能在被迫低端市場徘徊的尷尬處境。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無論從高空的品牌傳播、廣告投放,還是低端的產品鋪市、市場生動化和銷售促進,無論是市場占有份額還是產品知名度,進口、合資品牌都占據顯著位置,國產品牌除個別外都表現不盡如人意,此情此景,真可謂是在「夾縫中生存」。

國產巧克力路在何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巧克力製品的市場需求量不斷擴大,巧克力產業已成為中國食品工業中發展速度較快的產業。有分析顯示,目前,中國巧克力生產企業正處於結構調整、產品更新、優勝劣汰、企業重組的重要階段。對於想打「翻身仗」的中國國產巧克力品牌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專家認為,在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中,我國巧克力生產企業想要立於不敗之地,在很大程度上就要求我國巧克力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更高,企業品牌的培育和發展程度更快,國產企業仍亟需在文化宣傳、質量監控、技術創新等方面採取綜合措施。

此外,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雖然外企在原材料、生產設備、科技研發等方面具備優勢,但對我國政策、法律等規章制度的了解還有不足,因此,國內巧克力企業仍然擁有較大的機會,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揣摩消費者心理,迎合其需求,實現經營業績的提升。

「二三線城市現在流行中低檔產品,可以先從二三線的城市做起,將中高檔的產品推廣到二三線城市。隨著消費升級,二三線城市已經有不少中產階級,他們可以消費更好的產品。」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而拋開主流巧克力產品,走個性化、定製化道路,生產更適合中國消費者口味的巧克力,或許也可以成為部分中國國產巧克力品牌崛起的捷徑。業內人士稱,目前中國的個性化巧克力正逐漸增多,特別是網上,已經有不少國內的手工巧克力店,且銷量不錯,規模都不算大,也可以算是異軍突起的一種情況,中國企業可以好好利用這一點。

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巧克力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巧克力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巧克力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