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要緊貼國家政策,中央提出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對石材行業的影響,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鄒傳勝認為,「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已獲國內外廣泛認可,其效應正在擴散並持續發酵,基於「一帶一路」戰略的大量基礎設施建設將隨之啟動。以下對2017年石材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中國幅員遼闊,縣域經濟的種類林林總總,但資源型經濟是重要的一種類型。如果把眼光放到鎮一級,在相當一部分的鎮域經濟中,資源型的單一類別已經成為阻礙鎮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改革開放以來,資源型的鎮域經濟經歷了從高速發展到適度調控,以至於到目前,因為經濟、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不得不面臨轉型的壓力。
2017-2022年中國建築飾面石材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石材產業正是資源型經濟的一個部分,在福建泉州地區,晉江、南安、惠安都有部分鎮域對此形成了高度的依賴,在推動鎮域乃至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經濟形式單一、資源存量枯竭、環境污染嚴重以及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問題。
目前,如何通過轉型升級,提升石材產業的發展水平,已成為地方政府須直面的問題。毋庸置疑,政府的政策對石材產業的引導起到關鍵的作用,針對泉州地區的石材產業,深入研究剖析地方政府在政策執行等方面的情況,進而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不僅是對石材產業本身發展的一種促進,更是對資源依賴型經濟在面臨轉型升級壓力情況下的實證性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我國的石材雖然面臨一些困難和壓力。但是還應看到國內、國際市場廣闊,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只要我堅持科學發展觀,做好行業和產品結構的調整,著重利用國家政策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和營銷模式:
石材行業要調整產品結構、營銷模式、企業組織結構。火山岩防止不必要的內耗,學習陶瓷行業的營銷理念和模式,走產業整合的道路,打造業內的航母級企業。
利用荒料進口稅率降低和入口退稅率提高等國家的政策扶持。鞏固歐美日韓市場,開發新興市場。
石材業界應該順應我國"擴內需、保增長"總體部署。鞏固東部,開發中西部,不應該盲目的擴大再生產。
中國房地產即使恢復正增長,未來也是溫和的、個位數的增長。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所有與房地產相關的行業都會由過去的超常規增長開始進入相對溫和的增長階段,我們說適應這樣的階段性變化,這個可能就是我們石材行業從速度上來講的新常態,我們要認識新常態,而且要適應新常態,甚至還要引領新常態。對於我們國家來講,因為圍繞著基礎設施、圍繞著房地產,我們已經形成了巨大的產能。如何為這些產能找到出路,中國需要更大的國際發展空間,這就是中國將要從國際遊戲規則的追隨者逐步變成國際遊戲規則的引領者。
接下來策劃的一個最大的國際行動就是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簡稱「一帶一路」。現在在「一帶一路」上涉及的沿線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占全球的29%。基礎設施是他們的短板,而基礎設施恰恰是中國目前在國際上最有優勢的。我們國家在「一帶一路」方面,做基礎設施的同時,為包括石材在內的國內產業在海外製造一個跟國內一樣規模的石材行業產能,這是完全有可能的。石材行業還遠遠沒有到夕陽產業這一步,在這個裡面國內需求在升級,就我們企業來講技術也在不斷地升級,我們石材行業除了做原來的內容以外,由於國內製造業的升級,裝備製造業所需要的工程石材會對石材行業提出高附加值產品,更多需求,石材行業在建築石材方面,在中國搞了「一帶一路」之後可能不會需要悲觀,另外一方面我們要通過技術升級,尤其是配合我國產業升級,讓石材行業向高價值的產品升級。在座各位,一定能夠在未來的發展中抓住商機,取得成績。
更多石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石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