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爾係數作為衡量一個家庭或一個國家富裕程度的經濟指標,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引用。中國的恩格爾係數正在逐年下降,甚至達到最富裕水平的指標。恩格爾係數是最廣為人知的統計指標之一。多數人都從中學課本上讀到過它,如人教版九年級政治課本,第四課「走向小康」中,恩格爾係數是「感受小康」一節的重要知識點。以下對中國恩格爾係數數據分析。
中國經濟穩中有進主要表現在,一是結構升級,GDP中第三產業比重已經占到50.5%,比第二產業高了10個百分點。二是需求結構改善,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達到了60%以上。三是居民消費的結構升級改善。這幾年恩格爾係數都在下降,從2013年的31.2%降到2014年的31%,2015年進一步下降到30.6%。2015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34.8%,中國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37.1%,全國30.6%,2016年全國30.1%。
恩格爾係數興起於19世紀的德國,統計學家和經濟學家恩格爾對歐洲各國不同收入的家庭的消費情況進行了調查,並得出了定義人們生活富裕程度的恩格爾曲線。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個居民家庭在食物部分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越大,這個家庭的恩格爾係數越高,也就是相對不富裕,反之,食物支出占比越低,生活水平也就越高。就2016年我國的整體恩格爾係數來看,0.31的標準已經接近了富足的生活水平了。
雖然從統計指標上來看,我國的生活水平已經較以前有大幅提高,不過我們和國際上的發達國,如美國、英國、日本等國還是有較大差距,同時由於恩格爾係數並不能全面的反映出居民的生活水平狀況,所以,我們或許並未明顯感覺到生活水平的大幅上升,儘管統計數據不錯。
據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人均消費支出17111元,食物等基礎型消費占比越來越少,發展享受型消費占比明顯上升,居民支出類型的逐漸轉變,未來或將進一步拉低恩格爾係數,提前步入小康社會。居民的食品類支出,除了和收入密切相關外,與同期食品的價格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2016年我國整體的CPI漲幅為2.0%,整體物價漲幅較小,通膨壓力也比較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居民食品消費支出的增加,進一步拉低了恩格爾係數。
統計還顯示,我國居民生活環境明顯改善。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40.8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36.6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45.8平方米。其中,城鎮、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分別比2012年增長了11.1%和23.3%。
就中國目前的經濟水平和居民的消費水平來說,一味的參照恩格爾係數並無特別大的意義。近年來由於住房消費、升級型消費在居民支出中占比越來越多,即使是食品消費有所增加,對恩格爾係數來說還是呈下降趨勢,即便是2017的係數低至30%以內,但由於我們的消費結構發生了大的變化,因此短期內恩格爾係數並不能實際地反映出居民生活水平的明顯提升。
更多數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數據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