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是以大眾傳播以外的手段招募,發起人集合非公眾性多元主體的資金設立投資基金。在資本市場的發展下,我國私募基金備受投資者的青睞,成為財富管理體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以下是私募基金行業投資分析。
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形式主要是創業基金(VENTURE)、成長基金(GROWTH)、併購基金(BUYOUT)、產業投資基金(INFRASTRUCTURE)四種。私募基金行業分析指出,其中以創業投資基金和成長投資基金為主,其中成長投資基金占比最大。
自2004年起,首隻陽光私募基金成立起的14年,在政策的主導下逐步規範化、健康化發展。私募基金行業投資分析指出,同時,中國新興高淨值人群上升的財富管理需求和資產配置觀念的多元化、專業化轉變為私募基金髮展奠定基礎。
2017年,24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註冊債權投資計劃和股權投資計劃共216項,合計註冊規模5075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81項,註冊規模2466億元;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123項,註冊規模2114億元;股權投資計劃12項,註冊規模496億元。
2018年,資管業規範調整,按照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公募專戶、券商與期貨資管、銀行理財、信託計劃、保險資管進行全品類統計,資管產品的總量規模出現小幅收縮。其中,私募基金的總規模在增長,但私募證券基金的總規模因受股票市場表現的影響,出現了一定幅度下降。
根據證券基金業協會數據,截至2019年6月,中國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達到12.6萬億元,與公募基金規模旗鼓相當。私募基金行業投資分析指出,作為連接資本和實體經濟的「紐帶」和「引擎」,私募基金已成為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不可或缺的力量。
與公募基金股混品種規模相比,公募基金規模繼續增長,整體高於私募證券基金。受益於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的規模增長,2019年公募基金行業規模仍然實現了增長,由2018年末的11.60萬億元增至2019年年末的13.03萬億元,增長1.43萬億元,增幅為12.37%。其中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規模分別增長0.88萬億元、0.80萬億元。
進入2020年,私募基金預計是量化私募的大年,從業績來看,量化對沖策略在股票策略中拔得頭籌。2019年市場環境、政策等方面均利好量化私募。2019年個股的日內振幅較2018年有所好轉,眾多量化私募在策略中加入更高頻的量價因子及「T+0」增厚收益。年底再次迎來了股指期貨的進一步鬆綁,保證金比例,手續費和開倉限制均有所放鬆,對資金的利用效率和策略容量均有正面影響。
預計市場監管機制健全後,PB業務將迎來更大的發展,固定收益產品、房地產等產品在規範後將 會大規模進入私募市場,FOF和MOM發展迅速對於私募的吸引力很大,以及海外QFII的進入, 保守估計PB業務在未來10年內將達到20萬億的規模。
目前,我國私募基金從業人員更加年輕化,大量缺少金融服務經驗和金融周期風險經歷的年青人湧入基金行業,甚至一開始就試圖擔當高級管理人員,缺少對市場的敬畏、對法治的敬畏、對專業的敬畏、對風險的敬畏,以上便是私募基金行業投資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私募基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私募基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