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進入工業化生產以來,自從人類1790年發現鈦元素。鈦逐漸顯示出它獨特的優越性能。不只具有金屬結構資料的優越性能,而且在許多工藝介質中具有優異的耐腐蝕性能。鈦的應用可以獲得明顯的技術進步和經濟效益。鈦的蘊藏量是銅的十倍,繼鐵、鋁之後的第三金屬」被稱為「空間金屬」。
資源又很豐富,由於鈦所具有的一系列優良性能。鈦的工業生產問世後,立即受到普遍高度重視。鈦的應用首先是從軍工和航空工業開始的早在1951 年美國就將鈦材用于飛機上,前蘇聯、英國的鈦材也主要用在軍事和航空領域。鈦材最早用於航空,航空市場一直是鈦最主要的市場,目前仍占世界鈦市場總量的 50%上世紀70年代後,鈦的優良性能逐步在民用工業中得到普遍認識,冶金、化工、電力等民用工業上的應用逐年增加,用量也穩步增長。相信隨著鈦棒及鈦合金新應用的不時開發與發展,總之。鈦新用量的不時上升,未來鈦的新應用市場的發展前景光明。
各場館展出了新型家用太陽能電器、新能源汽車等節能環保產品,讓大家感受到我國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步伐,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低碳、環保產品成為展會最紅主角。在6、7號展館內,各種與我們生活越來越緊密的高新技術產品。一幅幅國產戰鬥機、神舟系列飛船的照片引人注目,因為原來鈦的強度超過鋼 18%,加入了鈦的高爾夫球桿不僅更耐用,而且輕便。釩鈦加到汽車外殼、剎車部件里後,防撞、耐用性能大大提升。並對鈦的新市場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從長遠來看,鈦在建築、汽車、計算機等新興市場中的應用。未來鈦新應用市場前景光明。
據鈦合金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分析了解,鈦及其合金作為外科植入物材料應用具有很多優點,如密度小、強度高、韌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無毒、彈性模量低、良好的耐蝕性、低X射線吸收率等,因而在醫用金屬材料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鈦及其合金可用於人體硬組織修復和替換,或用於心血管和軟組織修復以及人工器官的製造,是一種與人的生命和健康密切相關的特殊功能材料。目前,已成為人工關節、人工骨、斷骨固定器、脊骨矯正杆、骨髓內釘、人工心臟瓣膜、牙科植入物、頭蓋骨等替換或修復產品的首選金屬材料。世界人口近65億,全球老齡化問題十分嚴重。據F&S公司資料顯示,全球骨科植入器械市場近5年的複合增長率約10.4%,預計到2015年將達到277億美元,而中國骨科植入器械市場將增長到16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8.1%。由此可見,鈦及其合金作為醫用金屬材料首選材料,其未來市場需求十分強勁,因此,在我國加大醫用鈦及其合金材料的研發和應用推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更多鈦合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鈦合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