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貴州德江康奇藥植有限公司獲得了德江天麻出口香港第一單,數量為10噸,實現了德江天麻走出海外第一步。該公司負責人表示,2007年德江天麻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後,名氣大增,銷量明顯上升,企業每年生產的天麻供不應求;在2011年實施第七批農業產業化標準示範基地建設項目後,作為項目實施單位之一,企業發展的鄉鎮種植戶,從原來的1000多戶增加到現在的2000多戶,種植面積從原來的5萬平方米增加到現在的30萬平方米,產量從原來的不足25萬公斤擴大到現在的150萬公斤,產值達到3600萬元。2013年我國天麻行業分析如下:
貴州盛產天麻,德江縣是貴州天麻的主產區,被譽為天麻之鄉。德江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德江天麻生產,將天麻作為特色支柱產業來培育發展,並計劃到「十二五」末發展面積100萬平方米。當地質監部門大力支持德江天麻產業發展,在貴州省和銅仁市質監局的努力下,德江天麻被列入第七批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項目建設。
據介紹,早在幾年前,當地政府以德江天麻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為契機,成立縣天麻生產領導小組,加強對天麻生產的領導,制定了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管理辦法和發展規劃,協調解決天麻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出現的問題,有天麻生產發展任務的鄉鎮也成立相應機構,解決生產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把天麻生產發展目標任務列入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考核內容之一,並納入效能監察。整合農業、扶貧、林業、水利、交通等部門相關發展資金,保障天麻生產發展資金需要,累計整合投入資金 2800多萬元發展天麻生產和基地基礎設施建設。
通過幾年的發展,全縣已建立起有效可行的滾動發展模式,一年投種穩面積,二年留種累面積,三年累種擴面積,並以公司+示範點為核心示範推動,示範主點+大戶的輻射示範帶動,大戶+小戶的拓展示範聯動,逐年擴大栽培面積,做大天麻產業規模。
借第七批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項目的實施,德江縣質監局與相關部門制定發布了由10個國家標準、1個貴州省地方標準、1個行業標準和8個德江縣地方標準組成的《德江仿野生天麻綜合標準體系》。同時,加強與科研單位和院校合作,與貴州大學建立了校縣合作,貴州大學開發研究了天麻口服液產品,現已招商落戶,正在籌建生產;與中科院老專家諮詢服務中心合作,建立中科院老專家德江工作站,為德江天麻提供技術諮詢服務;與銅仁職院博士碩士下基層服務團合作,由其提供天麻生產技術研究服務。這些合作為德江天麻後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到目前為止,德江天麻種植面積已發展到60萬平方米,是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前的7.5倍,是標準化項目實施前的5倍,其中標準化示範基地栽培面積達54萬平方米,標準化率達90%。其中核心示範戶(企業)3戶,面積21萬平方米,占基地示範面積的38%,帶動農戶5600戶。預計今年全縣實現總產量(鮮麻)300萬公斤,實現產值12000萬元以上,其中示範區產量(鮮麻)270萬公斤,麻農可人均增收477元,其中示範區麻農人均增收604元。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請點擊天麻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在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裡撰寫了《2013-2018年全球天麻素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盈利價值預測報告》,較為系統、全面地分析了天麻行業的市場發展狀況和競爭現狀,能夠為企業深入細緻地認知天麻行業的投資現狀及趨勢提供具有價值和指導意義的成果。
更多天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天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