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對發展畜牧業出台了許多扶持政策,這些政策總體運行是良好的,對我國畜牧業發展確實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對畜牧業生產設施改進和對農民增收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國家一直在大力支持畜牧業發展,相繼出台一些扶持政策,補貼政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以下對畜牧業扶持政策分析。
各級政府應在政策上加以扶持,明確將畜牧業用地指標列入農業用地的總體規劃。越是經濟發達的鄉鎮,發展畜牧業的潛力也越大,用地矛盾也越突出。各級政府在土地總體利用規劃修編時,應當根據畜牧業發展規劃和需要,如各地畜牧業占農業的比例,畜牧業對農民收入的重要性等綜合因素考慮用地指標,結合當地養殖發展情況,每年有計劃地安排一定數量的畜牧業專項用地。在畜牧產業基礎較好、前期工作準備充分、當地群眾發展畜牧業積極性高的地方優先安排土地,合理安排畜牧養殖項目,形成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樣板,發揮示範作用。
《畜牧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國家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建立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養殖。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安排畜禽養殖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按照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建立的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用地按農業用地管理。在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用地範圍內需要興建永久性建(構)築物,涉及農用地轉用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辦理。」在土地總體利用規劃修編前,應繼續實行「村協議承包,鄉鎮監督使用,畜牧主管規模審批,土地主管備案」的畜牧業用地核准政策,真正保護畜牧業規模經營者的積極性。
通過推進合村並居工程,實現農民集中居住、畜禽集中養殖、污染集中處理,發展畜-沼-菜(糧)循環經濟模式,節約土地,改善農民居住條件,促進各種產業有機結合。
同時鼓勵畜牧業與種植業、林果業有機結合,允許在耕地、山地、園林中建設相應的配套牧場,如每千畝基本農田規劃配套一個千頭豬場(或百頭奶牛場、萬隻養禽場),每萬畝規劃配套一個萬頭豬場(或千頭奶牛場),實現養殖場糞污的資源化利用和污染有效控制,形成田中場、園中場等新格局。
一是探索多層式、立體化的畜舍飼養技術。借鑑多層立體雞舍的籠養原理,採用現代機械化設備,按照不同畜禽飼養要求,改單層畜舍為二層以上的多層,向高空要土地,發展立體畜牧業。二是進一步研究畜禽散養技術。如利用低緩坡度的草山草坡、果園、茶園和竹園發展散養畜禽等,儘可能少建或不建硬化設施的畜禽欄舍,節約畜牧業用地。
2017-2022年中國畜牧業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在我國畜牧業發展史上,國辦《意見》是首次針對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出台的指導性文件,具有劃時代和重要里程碑意義,必將開啟畜牧業綠色發展新紀元,引領我國畜牧業現代化建設取得新進展。
首先是健全產業監測預警體系,推進以決策信息、市場信息、科技教育信息等為重點的信息服務體系建設。
其次是完善政策支撐體系。利用財政資金做好畜牧業良種繁育、母畜擴群、動物防疫及標準化規模養殖等工作。同時強化金融保險支持。積極探索採用信貸擔保、貼息、補助等方式,引導金融資本支持畜牧業發展。
再次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畜禽新品種創新和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同時加強科技支撐與服務,加強核心技術與設施裝備的聯合攻關和研發。
最後要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目前我國資源緊缺和行業發展的矛盾十分尖銳,國外畜產品對國內的衝擊也不能小覷。因此我們要立足國內挖掘發展潛力,調劑進口,引導企業走出去,發展本國特色產品,增強產品競爭力,滿足多元化市場需求。
更多畜牧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畜牧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