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養殖真的是個好項目,我搞養殖這麼多年,現在終於嘗到了甜頭,明年我還想多發展200畝。」8月28日,安鄉縣黃山頭鎮長福村,養殖戶向際清樂呵呵地對記者說。
向際清以前在外經商,2008年,他回鄉涉足水產養殖行業。2012年,經朋友介紹,嘗試南美白對蝦養殖,但第一年以失敗告終。2013年,他接著摸索,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15畝水面產對蝦1.5萬斤,實現銷售總產值42萬元,每畝純利潤2萬元。今年,初嘗甜頭的向際清新增水面20畝,並嘗試在原有15畝水面一年養兩次,收兩茬。7月22日,他的第一茬對蝦成功上市,首批蝦產量達到1萬斤,賣出了56元/公斤的好價錢,加上他銷售路子廣,還幫助周邊養殖戶銷售對蝦,今年養蝦、銷蝦已經淨賺20多萬元,第二批蝦苗已於8月2日下水,預計10月底會有一個更好的收成。
據了解,南美白對蝦自2010年在澧縣官垸鄉引種試養成功,經過近3年的不斷探索和發展,養殖技術基本成熟,因其養殖周期短、見效快、經濟效益好、市場前景廣闊等特點,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除澧縣外,我市安鄉、鼎城、西湖、西洞庭、津市等地相繼有小面積養殖,全市對蝦養殖面積達到1.5萬畝,實現產值2億多元。
天生在海水裡生長的南美白對蝦為何在我市能發展起來?市畜牧獸醫水產局局長謝朝君認為,這都得益於沿海產業轉移。沿海的對蝦養殖幾十年,因為養殖密度大,颱風等原因,導致近年來病蟲不斷,對蝦養殖逐步萎縮。現在,我市的對蝦很大一部分就銷售到沿海。前不久,廣州一位老闆需要鮮蝦5萬噸,福建、上海等地需求量也大,但我市總產量還不到1萬噸,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我市水面充足,現在又攻克了淡水養殖的技術難關,因而,發展對蝦養殖產業對我市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為了將好項目做成大產業,今年來,市畜牧獸醫水產局多次到澧縣、安鄉等地調研,多次召開區縣畜牧獸醫水產局長座談會,探討如何將對蝦產業做大做強,分管市領導也多次到養殖現場考察,聽取養殖戶意見,了解產業發展瓶頸,初步制定了對蝦產業發展工作方案。
8月25日,全市南美白對蝦產業發展座談會在澧縣召開。會議指出,全市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明年將達到3萬畝,2016年將達到5萬畝,實現產值10億元。從明年開始,我市將建好10個以上對蝦標準化養殖示範園,創建一個知名品牌,初步完善苗種供應、養殖、加工和流通產業鏈條,推進我市對蝦產業向著標準化、專業化、規模化、生態化的健康養殖方向發展,市財政將拿出專項資金,從對蝦養殖合作社、對蝦養殖技術培訓、蝦苗淡化技術等方面進行扶持,將我市打造成全國第一個內陸海蝦淡水養殖基地。
有了政府的扶持,養殖戶的熱情,市場的廣闊前景,記者相信,對蝦養殖的春天已經到來,並且必將成為我市又一個富民強市的新型農業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