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醫療設備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突破3500億元。從我國醫療設備來看,醫療設備是指單獨或者組合使用於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軟體。以下對醫療設備行業投資分析。
醫療設備是指直接或間接用於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及其他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軟體,主要用於醫療診斷、監護和治療。2017,全球醫療設備市場規模為403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4.13%。醫療設備行業分析指出。2018年,全球醫療設備市場將繼續維持上升趨勢,市場規模超過4200億美元。
2012-2018年全球醫療設備行業市場規模及增長走勢
醫療設備產業是生物工程、電子信息和醫學影像等高新技術領域複合交叉的知識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風險投資在新興交叉領域較為活躍,2017年,全球醫療設備行業投資規模達29億美元,美國仍然是投資聚集地,這與全球醫療設備行業的市場規模分布不謀而合,核心技術是行業發展之本。全球27起醫療設備投資重大事件的特點有,獲得投資金額較大的企業是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已具規模的高值醫療設備企業仍然是投資熱點。現從七大方向來分析醫療設備行業投資。
對通用型的大型設備而言,諸如CT、磁共振、PET-CT等領域,目前優秀的早期項目比較少,且估值偏高。醫療設備行業投資分析,我們比較看好細分領域的影像設備,尤其是具有自身應用場景的獨有硬體和人工智慧算法的細分領域,例如乳腺癌超聲、牙科錐束CT等方向。此外,我們對掌握核心技術等影像核心部件上游企業也比較看好。
相比於國外成熟市場,中國的體外診斷試劑行業規模目前還相對較小。中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但是體外診斷試劑領域的份額卻只占了全球的4%,中國體外診斷產品的人均年使用量為1.5美元,而已開發國家人均使用量為25到30美元。醫療設備行業投資分析,中國體外診斷試劑產業發展總體表現出的特點是市場大,但市場潛力更大。因此,體外診斷試劑是醫療器械行業投融資中炙手可熱的一塊。
一滴血,一口氣、一口沫,可以實現對疾病的全面檢測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在合適的切入口找到有效、靠譜的檢驗手段是投資這一領域的難點。分子診斷和即時檢驗(POCT)仍然的是創新主要方向。在分子診斷中,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將改變整體分子診斷格局。醫療設備行業投資分析,基因測序的測序服務正在面臨新一輪的洗牌,擁有自己的資料庫、核心算法和臨床解讀能力的公司將有機會突圍。基因測序上游相關試劑的國產化也將是重要機會。腫瘤的伴隨診斷目前市場教育已經基本成熟,是值得投資的方向之一。
醫療設備行業投資分析,心血管植入醫療器械熱點相對較多,支架不再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方向,比較關注的創新方向集中在經導管瓣膜介入、冠心病診斷類器械、心臟起搏器、藥物球囊、射頻消融器械和心臟封堵器等幾個方向。
曾經熱過一段時間的腫瘤消融設備,包括冷凍、射頻、微波和雷射等風光不再。在放療領域,質子重離子技術國內企業要有所突破尚需較長時間的積累。電子直線加速器的企業值得關注,但需要重點考察研發和生產高能機的能力。醫療設備行業投資分析,伽馬刀基於自身技術的限制,市場空間有限,並不是我們關注的投資方向。此外,近年來腫瘤介入增長迅速,新型載藥微球值得關注,微球輸送系統耗材或許是未來新的市場增長點,但技術尚未完全成熟。
鑑於國內巨大的骨科市場成長空間以及骨科企業多、小、弱的特點,未來骨科版塊仍是醫療器械行業投融資的熱門版塊。手術機器人無疑仍是重要方向之一。醫療設備行業投資分析,近年來由於資本的過度追逐,價格偏離價值的現象比較嚴重。3D列印結合生物材料也是最為看好的方向之一。
醫療人工智慧是醫療未來發展的方向。同其他行業相比,醫療行業人工智慧應用的基礎較好,醫療行業痛點明顯,例如高端醫療人才缺乏、資源分布不平衡、醫療成本高等;數據電子化程度較高、數據較集中且質量較高;較多應用場景可以實現相對標準化,如醫學影像等。醫療設備行業投資分析,基於目前的觀察,醫學影像和醫學虛擬助理的人工智慧會相對成熟一些,有些標的值得關注。
醫療設備行業投資分析,除了醫療設備子類別,大醫療的其他細分類別蘊藏的投資機會也不容小覷。生物製藥行業就是其中之一,該行業和高性能醫療設備行業一起被列為《中國製造2025》戰略重點,得到國家在技術創新、國產替代、融資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和保障。
更多醫療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療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