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分布上,作為傳統的新藥研發集中地,歐美地區貢獻了絕大部分醫藥外包市場份額,合計擁有90%左右。與海外醫藥外包市場有所不同的是,國內臨床前醫藥外包市場約占CRO整體市場的43%,臨床研究市場份額為57%,臨床前業務的比重較海外市場高。以下對醫藥外包行業環境分析。
醫藥外包行業環境分析,在全球醫藥外包業務逐漸向新興地區轉移、我國醫藥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及藥物研發支出快速增加等因素影響下,國內醫藥外包行業保持了快速發展態勢,市場規模已由2011年的140億元增長至2017年約560億元,複合增速達26%。未來幾年,在國內醫藥外包企業承接全球業務能力不斷提升、國內創新藥研發漸入佳境以及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工作陸續展開等背景下,醫藥外包行業分析指出,國內醫藥外包行業仍舊可以保持20%以上增速,到2020年行業規模有望達到近千億。
我國醫藥外包市場規模及增速
經過多年發展,部分行業龍頭已經具備較強的綜合實力和海外業務拓展能力。未來一段時間,國內醫藥外包行業將受益於行業趨勢性轉移、國內創新藥產業崛起、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等幾方面因素共振,醫藥外包行業正處在高景氣度成長期的起點。現從三大點來分析醫藥外包行業環境。
首先,醫藥研發外包行業更加規範,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醫藥外包行業環境從數量上來看,我國醫藥研發外包公司已經追趕上歐美,但整體發展水平並不高。隨著監管要求提高,醫藥研發外包公司有望更加規範,中小型企業將面臨淘汰,集中度將得以提升。
其次,醫藥研發外包行業平台化趨勢明顯。新藥研發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從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新藥註冊申報等全過程服務。醫藥外包行業環境分析,醫藥研發外包企業必須不斷延伸服務鏈,為新藥研發提供一站式平台化服務,才能獲得更大發展。
最後,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無論是何種行業,自主創新都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醫藥研發外包同樣不例外。醫藥外包行業環境分析,特別是我國大力推動生物製藥創新發展,醫藥研發外包行業必將走上自主創新道路,探索新的發展和服務模式,最終參與到國際競爭。
醫藥外包行業環境分析,我國加速推行醫藥體制改革,明確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進行推動,並加大投資力度。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醫藥投資市場,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來到中國,挖掘市場商機和尋找合作夥伴。而在醫藥外包方面,滲透率及認可度穩步提高,生物醫藥服務外包市場潛力更是無限。
更多醫藥外包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藥外包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