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改以「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為戰略目標,因而「保基本」將會是基調,公立醫院作為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主體,將保持在醫療衛生服務行業中的主導地位。那麼民營醫院發展趨勢會是如何呢?
我國民營醫院在近幾年呈現飛速增長的態勢。截至2014年6月,全國民營醫院已經發展到11737家,是醫改前數量的兩倍多,在2008到2013年間保持了約16%的複合增長率,同時民營醫院數量占全國醫院數量的比例也由2008年的27%上升到2014年6月的47%,呈現出公立醫院數量占比減少、民營醫院增長的趨勢。不僅僅是民營醫院數量,其提供的服務量也快速增長,2014上半年的診療人次數達到14581萬人,出院人數為866萬人,較去年同期分別上升14%和19%。
2018-2023年民營醫院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表示,雖然民營醫院數量占比已接近一半,但診療人次數和出院人數僅為全國服務量的10%左右,反映民營醫院規模偏小、服務能力相對較弱的狀態,與國務院「十二五」醫改規劃提出的在2015年達到服務總量20%的目標還相距較遠。我國醫療消費市場是個快速擴張具有巨大潛力的市場,隨著新醫改的深化和市場醫療服務資源配置機制的逐步建立,民營醫院市場份額還將繼續提升,保持快速增長。
通過對民營醫院發展趨勢分析,在政策環境利好而醫療服務供需又極不平衡的情況下,我國掀起了投資醫院的熱潮。藉助資本的力量,民營醫院能夠實現在流程管理、人力資源、儀器設備等各方面的資源整合和提升,同時還可以加速市場擴張,做大規模並提高品牌知名度。在強大資本的推動下,民營醫院的發展有望提速,不僅在服務的量上快速增長,在醫療質量、服務內容等方面也實現升級。
醫療服務行業越來越被視作未來消費的增長熱點,大型企業紛紛通過併購、參股等多種方式涉足和拓展醫院投資,因而2013年以來醫院併購活動極為活躍,在一年半的時間裡,併購交易數量和交易金額均創新高,分別占過去10年總量的35%和64%。就併購交易的買方企業來看,65%來自藥企和醫療器械企業(其中藥企占58%)。
通過對民營醫院發展趨勢分析,民營醫院雖然在綜合實力上無法與公立醫院抗衡,但可以在服務和價格兩方面尋求突破以獲得競爭優勢。消費者願意為好的服務支付溢價,因此優質的服務不僅給予了民營醫院定價權並在某種程度上迴避了醫保定點的瓶頸,同時,服務不涉及過為複雜的醫療技術,且又是公立醫院最為缺乏的,可以為民營醫院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另一方面,持續的價格優勢(或者相等的價格提供更好的服務)必然來自於對成本的嚴格控制。專科醫院規模較小因而連鎖的經營模式和快速而穩妥的擴張能力是制勝關鍵。醫療服務行業的成長會伴隨著醫療領域的細化,而風險低、服務導向和可複製性強的細分領域將會出現新的投資熱點。以上便是民營醫院發展趨勢的所有分析了。
更多醫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