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低附加值和環保壓力影響,中國原料藥行業持續多年低迷,多年前,石藥集團提出從原料藥到製劑、從普藥到新藥的戰略轉型,並在2013年出售其大部分抗生素業務,目前已初有成效。受此影響,目前原料藥仍占據主要市場的浙江醫藥、華海藥業、海正藥業等正在加速從原料藥到製劑的轉型,以謀求重回藥企主導地位。現對2016年中國原料藥產業布局趨勢分析。
「目前國內原料藥市場的競爭空間非常狹窄,這也在倒逼浙江的製藥企業從原材料的生產向製劑的生產轉型,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將製劑產品走出去。」浙江醫藥副董事長張國鈞日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道。
張國鈞向記者透露,目前浙江醫藥原料藥與保健品製劑的產值比例在3:7,未來目標是二者產值比例達到5:5,甚至製劑的產值可能會更高。
「浙江藥企的原料藥生產曾經在全國領先,受惠於訂單出口優勢,以前我們的產品走出去也很容易,因為原料藥生產污染重、利潤低,國外的企業不願意生產,但是近幾年生產成本、環保壓力都在上去,利潤極速下滑,我們不得不尋求轉型。」張國鈞對記者透露。
實際上,受原料藥利潤壓縮的拖累,作為老牌醫藥企業,浙江醫藥大宗原料藥VE巨頭地位早在前幾年就已風光不再。從醫藥行業淨利潤排名(申萬一級行業-醫藥生物來看,公司已從2009年的行業第2名,下滑到2011年的第5名。
而張國鈞向記者透露,2015年上半年一期已經投產的浙江醫藥昌海基地將成為此次轉型的母體,該基地目前已投資40多億,其中環保投入占據十分之一,預期總投資將超75億,目標年產值150億。
2016-2021年中國醫藥原料藥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表明,位於浙江紹興濱海新城的浙江醫藥昌海基地,目前大部分已建成,該基地將承擔四部分產能的生產:維生素、生物藥、創新藥以及製劑,其中製劑的生產為布局的重中之重。
「原料藥我們現在繼續生產,但是製劑、保健品這塊現在是我們的戰略方向。」張國鈞介紹,按照公司的「雙輪驅動」戰略,在原料藥繼續生產的前提下,加速製劑生產,並意欲拓展出口渠道。
記者在昌海基地了解到,目前該基地的製劑廠區正在安裝階段,未來將主攻出口製劑、國內製劑以及國內保健品三大塊。張國鈞介紹,製劑廠區預計2016年下半年會試運行,明年上半年投產。
「其實國外用的很多輔酶q10都是我們生產的,我們每年輔酶q10的出口量達到50噸,按照每顆25毫克的製劑量來計算,那就是幾萬億顆粒的量。」張國鈞告知記者,目前浙藥將通過「定牌加工」的形式,提升行業口碑,進而為打造單獨的製劑品牌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