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識別晶片滲透率加速提升,國內廠商大舉發超指紋,由於其具有終身不變性、唯一性和方便性,已幾乎成為生物特徵識別的代名詞。指紋是指人的手指末端正麵皮膚上凸凹不平產生的紋線。那麼,指紋識別市場規模如何呢?下面就由筆者給您細細道來。
指紋識別市場規模
自從iphone5將指紋識別功能應用在手機上,指紋識別逐漸成為了智慧型手機的標配與新賣點,一時之間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兒。
據專注於手機行業產業經濟研究機構-第一手機界研究院發布的《2016年11月中國暢銷手機市場分析報告》顯示,11月中國暢銷手機TOP 20,採用指紋識別功能的手機有17款,占比達到85%,沒有採用指紋識別功能的手機有3款,占比為15%,售價全部在千元以下。
鑑於手機移動支付已普及到賣菜和賣水的階段,手機支付安全和指紋安全已成為每個智慧型手機用戶必需。第一手機界研究院認為,到2017年指紋識別將成為手機的標配,包括千元以下的機型。
指紋識別市場規模預測
Phone 5S 搭載指紋識別後,各智慧型手機廠商全面跟進。指紋識別應用範圍從智慧型手機、筆記本、平板延伸至智慧卡、個人電腦周邊產品、汽車、物聯網等。智慧卡將是極有潛力的領域。2014 年以前指紋識別模組廠商主要集中在美國和韓國,現在迅速向中國大陸轉移。
2016 年全球指紋模組市場規模 362 億元,出貨量達到 6.78 億顆,預計 2020 年市場規模達到 600 億元,出貨量 15 億顆,出貨量年複合增長率約 22%。2016 年中國指紋模組市場規模 323 億元,出貨量 5.5 億顆,預計 2020 年將達到 511 億元,出貨量將超過 12 億顆,出貨量年複合增長率約 21%。
指紋識別能在未來占得先機
(1)晶片封裝廠將獲取更大話語權。晶片封裝方面,TSV 本身技術方案和生產工藝較特殊,細分市場相對成熟,格局穩定,進入難度較大。在傳統的封裝工藝模式下,封裝工藝較為傳統,而下游模組廠投資較大,而在外觀等環節存在較高良率損失。如指紋晶片方案向 TSV 轉移,則帶動封裝環節集中度提高,封裝廠拿單話語權增強。封裝+模組整體供應模式有利於客戶訂單導流。
(2)成本控制。由於垂直整合了封裝和模組環節,公司往往在價格制定上比較靈活。因為晶片封裝與模組組裝都屬於批量化製造業加工,本身需要依靠規模訂單和產品良率才能有效降低平均單品成本。這也決定了,一旦企業在某一個環節競爭優勢明顯,可以很好的稀釋另一環節帶來的成本壓力,爭取更多的訂單,增強公司產品整體的市場競爭力。封裝環節製程和工藝的提升對於下游模組成本降低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3)提升工藝研發及出貨的速度。由於產品定製化的需求,具備封裝和模組一體化生產能力的企業,其封裝和模組環節將由企業內部統籌管控,研發與生產效率更高。
指紋辨識市場對傳感器製造商來說,具高度彈性且非常重要。在高度成長後,接下來的幾年,伴隨著2022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7億美元,其市場大餅是非常可觀的。但全新的商業模式,也可能將全然重塑市場版圖、重新定義市場分額,為廠商帶來巨大的機會與考驗。以上就是筆者給您分析的指紋識別市場規模了。
更多指紋識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指紋識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