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中式快餐行業分析報告 >> 中式快餐發展趨勢

中式快餐發展趨勢

2018-05-28 11:13:2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用「雨後春筍」來形容今年中式快餐店的擴張速度並不為過,來必堡、華必和、旺得福、吉客來……一個又一個中式快餐新品牌接連誕生,並且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擴張。那麼中式快餐在我國又具有哪些發展趨勢呢?以下是筆者對中式快餐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


  通過對中式快餐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得知2015年1~11月,全國餐飲銷售額為2.928萬億元,2015年破3萬億元已是毫無懸念,同比增長率為11.8%,增速已經超過了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增速。大眾餐飲的需求明顯,其中火鍋業態被普遍看好,因為這種業態工業標準化程度高。此外,連鎖咖啡、麵包店也表現不錯。2005年全國餐飲銷售總額達到8886億元,比去年同比增長17.7%,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13.2%,其中廣東、山東、江蘇、四川、浙江、河南、遼寧、湖北、河北、上海等省市位居全國餐飲業銷售排名前十名;上海、廣州、北京、成都、西安、深圳、重慶、天津、武漢、瀋陽等城市位居全國城市餐飲業銷售排行前十名。

  發展趨勢預測
  個性化服務日趨明顯,品牌優勢提升競爭力

  個性化服務是提升餐飲附加值、品牌美譽度的最佳途徑,「想顧客之所想,及顧客之所急」,「顧客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是從事餐飲業的每一個必須認真思考、堅持不懈的工作目標。了解顧客的飲食需求、根據顧客的飲食需求,提供個性化的餐飲服務,狠抓衛生、出品、服務,讓顧客在享受健康美食、溫馨的就餐環境、親情式服務等基礎上,感受到我們的企業文化和飲食文化,通過品牌策劃、營銷策劃等組織活動,縮短與顧客之間的距離,使顧客通過「口啤」來傳播企業的品牌知名度。

  圍繞盈利模式的競爭

  盈利模式是中式快餐的短板,品牌和標準化的差異,導致成本的構成不一樣,最終也導致了盈利模式的不同。例如,西式快餐是全時段的銷售模式,中式快餐目前還沒有突破這個瓶頸,中式快餐的銷售主要集中在中餐和晚餐,這就導致中式快餐和西式快餐的店金收入差異很大,中式快餐的店金收入常常只有西式快餐的一半甚至更少。

  培訓人才,贏取競爭先機

  2010年4月7日,我國著名快餐品牌真功夫宣布成立米飯大學。真功夫米飯大學校長洪人剛說,米飯大學2010年計劃招收學員500餘名,5年內計劃培養2800多名管理者,在產品開發、營銷創新、品牌塑造之外,人才、文化才是餐飲業競爭的核心陣地。無論是姓中還是姓洋,誰想在中國餐飲業笑到最後,還得看誰能獲得並使用好人才、文化這些利器。建立以價值觀和管理能力為核心的人才發展體系。企業大學憑藉其針對性及實用化的先進教育模式,已經成為企業培訓體系的變革目標和發展方向。

  找准市場定位,樹立品牌效應

  喜歡米飯的人,不排斥漢堡,就是原材料同樣的漢堡包和面點王,消費者也明白各有各的奸,要在吸收洋快餐的先進管理模式和經驗的基礎上,將中式快餐的經驗整合在一起,才能滿足市場需求,實現中國快餐長足發展。特別是要重視老字號企業和傳統烹飪文化的弘揚與發展,突出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繼承與發揚,使中式快餐更好地走向世界,打造一個真正屬於我國的世界快餐名牌。

  通過對中式快餐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得知「細節決定成敗」,隨著餐飲業競爭日趨激烈,市場的競爭秩序和遊戲規則也在發生變革,從麥當勞、肯德基、德克士等西式快餐在內地漫延後,也驅動、成就了如麗華快餐、嘉旺、麵點王、真功夫、無名子、藍與白、大家樂等中式快餐品牌。傳統的餐飲老店,面臨轉型和創新;新興的餐飲企業,面對品牌塑造、規範與量化,一籌莫展;未來餐飲市場,將會出現弱肉強食、品牌競爭的氛圍,強者更強,弱者更弱,中間層(沒有特色、沒有體系、沒有管理平台)的餐飲企業不具備競爭力,加上國家行業協會、食品衛生、員工薪酬福利等法津法規的完善,鋪租、人工、原材料、燃氣等物價的上漲,餐飲企業的經營壓力會更大,餐飲企業將會面臨「薄利經營」或「微利經營」的市場局面。以上便是筆者對中式快餐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了。

更多中式快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中式快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