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年2月汽車產銷量數據出爐,自主車企作為中國汽車市場的重要力量受到廣泛關注。2月自主汽車品牌的表現呈現兩極分化的特點。
2月份,中國汽車市場相較於去年同期雖有所增長,但終歸是遇上了春節後的低迷期,幾乎所有的車型的銷量環比都有所下跌。
自主車企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2017年3月初,伴隨著中國乘用車市場銷售量等最新數據的公布,自主品牌劇烈分化的現實越發清晰,吉利、廣汽、上汽、江淮、北汽、一汽等這些消費者眼中熟悉的國內主要車企的自主品牌喜憂各異。
2017年以來,汽車市場震盪,無論是斷崖式下跌還是沖天式上漲都已成為常態,自主車企面對的正是更加嚴苛的未來。
早在2004年的兩會期間,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就預言自主品牌的發展一定會成為主流。十三年荏苒,雖然各大車企對自主品牌產品和市場的理解各有不同,但自主品牌已逐漸成為了各大企業戰略中極其重要的一環,占領自主品牌的市場高地也成為了企業家們的共識。
然而春冬之間,一線之隔,行業發展的背後是機會,而競爭的反面便是優勝劣汰的故事。在購置稅退坡、春節等不穩定因素導致的市場震盪之下,自主品牌分化趨重,馬太效應在車市中愈演愈烈。
3月9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了2月份乘用車市場分析數據。根據2月份國內銷售綜合數,在自主車企方面,長安汽車、吉利汽車位列榜單第五、第六名,長城汽車位列第七。吉利已經超越長城,並進一步縮小了和長期保持自主第一的長安之間的差距。
吉利汽車最新銷量數據顯示,2017年2月,吉利共銷售汽車88976輛,同比增長167%。2017年前兩個月,累計銷售約19.16萬輛,同比增長約105%,完成2017年全年銷量目標100萬輛的19%。其中僅新帝豪和博越兩款轎車2月銷量就達到了4.09萬輛,占總銷量的45.9%。
除了吉利,廣汽傳祺也憑藉32856輛的銷量,迎來「開門紅」,實現同比增長135.8%。2017年前兩個月,廣汽傳祺累計銷量79075輛,較去年同期增長85%。
有優等生,也有相對表現差的同學。3月7日,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01958.HK)發布了有關2017年2月銷量的自願性公告。公告顯示,北京汽車旗下的自主品牌(含紳寶、北京和威旺三個系列)銷量都有較大幅度的下滑:SUV同比減少7.91%;轎車減少98.98%,僅賣出1輛;MPV減少68%;交叉型乘用車減少44.07%;新能源汽車減少41.82%。本年1~2月,北汽自主品牌銷量同比下滑約43%。除了北汽,江淮汽車的銷售數據顯示其新能源汽車領跌,2017年前兩月江淮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超四成。
2017年2月份SUV市場銷量實現67.6萬輛,同比增長41.6%,繼1月份增幅創近來新低之後恢復高速增長。排名榜首的哈弗H6以3.37萬輛成績領跑整個SUV市場,同比微增1.9%;同旗下下車型哈弗H2以2.51萬輛成績位居排行榜第二位,傳祺GS4以2.42萬輛銷量位居第三位,同比增長61.0%。
中國的SUV市場總是屢屢給人新鮮感,在這個尚且年輕的市場中,總有可以發掘的商機。從2月份的情況來看,在SUV銷量前十榜單中,風光580以接近1.9萬輛的銷量名列第七。其實,風光580能夠闖進銷量前十,對於東風大自主而言意義不小,畢竟整個大自主混跡了那麼多年,風神也沒做到的,風光卻做到了。其次,在7座SUV這一塊中,風光580是處於領先地位的,使得國內的7座SUV月銷量首次達到1.8萬輛。
除了風光580,傳祺GS8和哈弗H7也是大有看頭。雖然哈弗H7在2月份表現欠佳,只有4000餘輛,但這款車卻改變了哈弗系列以往的狀態,讓長城更有底氣衝擊中高端。至於傳祺GS8,則是一直在處於上升的趨勢,2月份賣出了7,005輛。
不難看出,基於「大」的特性,中國消費者非常容易接受7座SUV,且無論是價格偏低的風光580,還是邁向中高端市場的傳祺GS8、哈弗H7。顯然,隨著7座SUV的完善,合資競品的風頭將漸被壓下去,不僅是3月,或許是今年全年,自主品牌7座SUV都將賺得盆滿缽滿。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自主品牌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自主車企在2016年表現可圈可點,就連合資品牌也不斷開拓中低端市場,今後自主品牌仍然要不斷突破自身的技術瓶頸,開發創新產品,提升自身車輛的品質和服務。
近來自主品牌發展較為迅速,各車企憑藉自身不懈努力正在慢慢縮小與外資品牌的差距。2016年自主品牌汽車銷量數據顯示,2016年前11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925.1萬輛,同比增長20.2%,增幅遠超整體車市和外資品牌。
曾經不被認可的自主品牌汽車實現了「逆襲」。比起2015年,2016年自主品牌過得愜意多了,雖然多家自主品牌還未公布最終銷量,但是據已經公布銷量或增長情況的8家自主品牌增長率來看,平均增長達52.15%,遠超行業增長率。這其中不乏逆襲、多了黑馬,自主品牌一、二梯隊的門檻也再度被拉高,層級分化也愈加鮮明。
2016年自主品牌汽車之所以能夠表現遠超預期,原因在於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產品質量穩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也在不斷增強。
註:未公布銷量數據及銷量預期的企業,2016年銷量為前11月銷量
毫無疑問,長安汽車在2016年又將穩坐自主品牌老大位置,雖然截至發稿前,長安汽車還未公布2016年銷量,但是從長安汽車2016年1-11月累計銷量116.84萬輛、同比增長26%來推測,前11個月已經超過2015年全年銷量(100.7萬輛),依然保持著與第二名長城汽車的銷量差距。
對於自主品牌來說,2016年百萬輛俱樂部又迎一員,長城汽車將成為第二個跨入百萬輛行列的自主品牌,2016年1-11月長城汽車累計銷量增長22.06%至92.39萬輛,進入百萬輛已無懸念。對於長城汽車進入百萬輛俱樂部的最重要籌碼,就是哈弗H6的銷量節節攀升,2016年11月更一度超過7萬輛,對於長城汽車銷量占比最大的車型,哈弗H6的市場表現,直接決定了長城汽車的銷量。
在2017年的新年賀詞中,吉利汽車同時公布了2016年全年銷量達到76萬輛,同比增長49%。2016年吉利汽車連續兩次調高銷量目標,並且超額完成全年銷售任務。
剛剛轉型進入2.0階段的奇瑞雖然沒有公布2016年全年銷量,但是也做出了突破70萬輛、同比增長27%的銷量預測。
這對競爭者在2016年年初都將銷量目標定為60萬輛,然而一年來的出色市場表現,吉利與奇瑞共同將第二梯隊的門檻提高到70萬輛,與第三梯隊形成較大的銷量差距。從增長率來看,吉利汽車略勝一籌。
隨著增速越來越大,差距越來越小,位於一、二梯隊之外的幾個自主品牌正在以加速跑形式相互追趕。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自主品牌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顯示,2016年自主品牌汽車之所以能夠表現遠超預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其次,產品質量穩步提升。第三,技術創新能力增強。
2016年自主品牌汽車銷量大幅增長,誠然,自主品牌銷量上升有購置稅減半刺激因素的推動,也有中國經濟轉型為消費驅動的助力,但持續務實積累帶來的厚積薄發與對市場的精耕細作,才是自主品牌在戰略轉型期的發展關鍵。
轉眼到了年底,中國車市的增長並沒有因此而停下腳步。各大車企的最後衝刺,不少還創下了新紀錄。龐大的中國汽車市場,自主品牌已經快占據了半壁江山,2016年前11月自主車企銷量完成率排行榜數據統計詳情如下。
據2016-2021年中國自主品牌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不完全數據統計,超過8成自主車企11月銷量同比增幅都在20%-30%,銷量翻番的企業也並不少見。
2016年已過去11個月,各大自主車企今年的最終能完成多少銷量數據接近定型。各車企年初吹下的牛B、夸下的海口能否完成,從前11個月的累計銷量已可見端倪。
(銷量完成率排名)
從表格中數據統計來看,除了一汽系,其他車企都完成了8成以上的銷量目標。整體來看,上汽乘用車、華晨汽車、東風風神已經提前完成年度目標。由於12月是一年當中銷量最高的月份,很多車企會衝量,根據往年數據估算,前11月銷量完成85%以上的車企應該大都能完成銷量目標,相當於有2/3左右的車企能達成2016年度銷量目標。並且像吉利、上汽乘用車、風神等幾家還是在主動提升了目標銷量之後仍然能超額達成,讚一個。從總量看,預計長安、長城、吉利將大幅超額完成2016年度目標,中國三強名不虛傳。
完成率較差的幾家車企,昌河、眾泰都處於完成的邊緣,或許努力一把也能完成。像眾泰汽車,SR9據說非常火爆,號稱訂單4萬,不過11月銷量數據僅為3286台。若SR9訂單真實,眾泰12月產能跟上,或許眾泰12月能奇蹟般完成6萬多的銷量,當然,這難度太大。北汽銀翔離300000台還有6萬多的差距,其月均銷量還不到3萬,而且沒啥爬升階段的新車,基本不可能完成目標。
一汽奔騰和夏利兩位難兄難弟就別提完成銷量了,奔騰能完成65%的目標就不錯;至於夏利,「發動機學士」根本查不到2016年的目標銷量,估計人家夏利廠家也不好意思設定目標銷量。前11月,一汽夏利下滑超40%,前三季度就虧了8個多億,想想怎麼活下去吧。一汽要爭口氣啊,加油!
(按預估2016年最終銷量進行排名)
「發動機學士」根據各車企月銷及車型情況預測,得出2016全年銷量預測。長安將以較大優勢奪冠,長城緊隨其後。吉利雖然月銷已和長安、長城處於同一級別,但吉利主要是下半年來增幅巨大,累計銷量還是差距較大的。奇瑞算是開瑞和凱翼品牌,月銷已達8萬左右,將有機會衝擊銷量第一集團。老牌自主比亞迪總量上和上述幾家差距拉大,略顯沒落,不過比亞迪志不在此,新能源汽車才是其重心。
「發動機學士」查詢了各車企對外宣稱的2017年銷量目標,部分根據當前月銷以及2017年新車規划進行預測。
(按2017年預測目標銷量排名)
預計2017年長城、長安、吉利將穩定在月銷10萬量級,年度目標銷量將齊齊超過120萬,自主三強地位愈發明顯。奇瑞雖然和第一集團距離尚遠,但在銷量第二集團,其對比亞迪、北汽等車企的優勢或將進一步拉大。
廣汽傳祺和眾泰預計將繼續高歌猛進,傳祺將有多款新車型推出,已明確劍指50萬;眾泰新上市的SR9若真如宣揚的那般火爆,那其2017年月均銷量4萬有戲,年度目標將高達48萬。
北汽銀翔也已明確提出2017年衝擊50萬輛的銷量目標。不過「發動機學士」覺得不太靠譜,這家車企之前就提出過2016年要衝擊50萬輛,後來大幅下調目標至30萬輛,變動幅度如此之大,可見其定目標的隨意性。
東南汽車最近上了小型SUV DX3,東南官方宣稱大受歡迎,訂單突破15000,還把訂單算到了月銷量里,號稱前11月銷量超11萬。結果乘聯會數據顯示,其11月DX3僅交付3912台。不知道是產能問題呢,還是剛上市市場鋪貨還未打開。不過不管怎樣,東南汽車信心滿滿,2017年銷量目標直指25萬。
整體來看,中國自主品牌對2017年還是信心滿滿的,除了銷量基數已經比較大的前幾名車企,其他車企銷量目標增幅大都在30%以上,可謂集體狂歡!或者也可以說是狂躁!
總的來說,2016年,中國自主品牌的市場表現足夠亮眼,值得欣喜。長城、長安、吉利逐漸成長為能硬抗合資車企的行業巨頭,老牌自主奇瑞也強勢復甦,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風生水起,廣汽傳祺、上汽乘用車、眾泰等黑馬頻出。整個中國民族車企活力無限、集體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