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H發布的「中國藥店品類發展指數」,根據城市劃分,一線城市如北、上、廣均可達到70億元以上的銷售規模;二線城市如重慶、天津、武漢、杭州、鄭州、濟南等城市銷售規模浮動在20億元至50億元之間,各城市之間差異較大。
本次藥店城市銷售規模排名前20強的上海、北京、廣州、重慶、西安等城市總銷售規模為745.56億元(其中第一名上海83.30億元,第二十名哈爾濱21.50億元),該數據約占中國總體零售市場銷售規模的26.45%。
同時隨著市場的成熟和競爭的變化,從品類走勢來看,部分政策管制藥品、常見病用藥、慢性病用藥及補益類在藥店市場發生了較大變化。
感冒藥
感冒藥是藥店銷售頭號品類,同時也是OTC藥品中規模最大的品類。根據中康CMH藥品零售監測數據,該品類2013年的銷售規模為217億元,2014年為221億元,增長緩慢。且感冒藥份額近三年來持續下跌,2014年份額僅7.9%。感冒藥市場增長不暢的主要原因在於含麻黃鹼藥物管制政策和基藥政策對於人群的分流。
胃腸道用藥
在藥店品類市場中排名第三,2014年銷售額為172億元,同比增幅為10.2%,份額與2013年持平,但與2012年相比下跌了0.4%。與胃腸道用藥境遇相似的還有皮膚病用藥,止咳、化痰藥和咽喉、口腔用藥。更多內容詳情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藥品零售網站(網上藥店)市場研究與投資分析告》。
抗感染藥
受限抗令所影響,抗感染藥在藥店TOP20品類中增長最為緩慢,增幅只有1.8%,份額也下跌了近1個百分點。
維生素/礦物質和鈣製劑
此類產品受電商銷售影響較大,近三年銷售規模無明顯增長,且市場份額在下跌。
【Up】
心腦血管類
該品類是藥店銷售第二大品類,同時也是藥店RX藥首席品類。該品類2013年的銷售規模為167億元,2014年同比增長了12.8%,規模達到189億元。心腦血管類近三年來份額持續上升,2014年為6.7%。
降血壓藥
2014年銷售規模為144億元,同比增幅為7.7%,2012~2014年份額基本上保持穩定,均在5%左右徘徊。而如果單從藥店的Rx藥來看,降血壓藥占據的份額較大,為17.5%,與Rx藥頭號品類心腦血管類的份額相近。
泌尿補腎類
泌尿補腎類是TOP5品類中規模同比增速最快的,增長率為23.6%。在銷售額快速上漲的帶動下,該品類的份額也出現了明顯的增長,與2013年比較增長了0.6%,與2012年比較上升了1個百分點。匯仁腎寶片的快速增長對於泌尿補腎類的拉動作用明顯。
補益養生類
在TOP20品類中,增長較快的除了泌尿補腎類外,還有補益養生類和鎮痛、解熱藥。其中,補益養生類2014年銷售規模為98億元,市場份額從2012年的2.6%,上升至2014年的3.5%。阿膠產品大幅度提價對於補益養生類的銷售增長貢獻最大。解熱、鎮痛藥規模較小,但2014年增幅高達31%,份額也略有增長,氨糖類產品貢獻主要的增量。
更多藥店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藥店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