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關稅行業內部的競爭。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種:
一是行業增長緩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激烈;二是競爭者數量較多,競爭力量大抵相當;
三是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或者只少體現不出明顯差異;
四是某些企業為了規模經濟的利益,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均勢被打破,產品大量過剩,企業開始訴諸於削價競銷。
2)關稅行業顧客的議價能力。行業顧客可能是行業產品的消費者或用戶,也可能是商品買主。顧客的議價能力表現在能否促使賣方降低價格,提高產品質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3)關稅行業供貨廠商的議價能力,表現在供貨廠商能否有效地促使買方接受更高的價格、更早的付款時間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關稅行業潛在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競爭對手指那些可能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企業,它們將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分享已有的資源和市場份額,結果是行業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行業利潤減少。
5)關稅行業替代產品的壓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滿足同樣需求從而可以相互替代的產品競爭壓力。
關稅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是分析關稅行業市場競爭狀態的研究成果。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研究關稅行業市場競爭情況,有助於關稅行業內的企業認識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並掌握自身在關稅行業內的競爭地位以及競爭對手情況,為制定有效的市場競爭策略提供依據。
日本經濟一年來首次出現萎縮,這表明,在承受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措施的影響之前,日本經濟就存在脆弱性。日本內閤府周五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經通脹調整後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折合成年率收縮0.7%。這一結果略弱於經濟學家的估計中值,經濟學家預計經濟萎縮0.3%。出口下降和進口激增導致淨貿易在上一季度大幅增長後今年前三個月對經濟構成壓力。占經濟總量約一半的消費者支出基本持平。由於通脹削弱了購買力消費一直低於大流行前的水平。
IEA月報:新興經濟體將繼續推動需求增長,儘管近期出現放緩。預測2025年總需求平均為1.039億桶/日。政策不確定性仍然很高,影響消費者和企業信心。4月份全球石油供應同比增加130萬桶/日,主要由非歐佩克+國家推動。將2026年全球原油供應增長預期從96萬桶/日上調至97萬桶/日。將2026年非歐佩克+國家的供應增長預測從92萬桶/日下調至82萬桶/日。非經合組織國家的石油消費數據令人失望。油價下跌促使部分頁岩油生產商削減支出和生產活動水平。預測2026年總需求平均為1.047億桶/日。將2026年石油總供應量預測從1.052億桶/日上調至1.056億桶/日。
思博瑞投資管理(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資深投資組合經理兼多元資產解決方案團隊負責人Matthias Scheiber表示,認為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會持續,因各國談判需時,參考英國脫歐的經驗,對經濟市場的影響是數以年計。他預期美國會出現滯脹,同時經濟增長放緩;而國際其他市場包括歐洲等則相反,因此預期除美國以外,各國央行繼會繼續減息。另外,Scheiber預計美聯儲不會在9月前降息,當局仍在等待更明確的通脹數據,以及要視乎經濟放緩的程度和關稅帶來的影響,預期年內美聯儲不會降息多於兩次。資產方面,他指該行目前增持美國以外的國際市場資產,包括歐洲及新興市場,同時減持美國服票及國債。他提醒投資者,除了要留意貿易數據,亦要留意國際資金流向,因關稅政策將令出口貿易分散向不同國家,亦令資金重新定位。
中信證券指出,5月2日美國正式取消跨境小包關稅豁免,5月12日中美發布聯合聲明,90天內美國將自4月2日以來對中國加征的125%關稅稅率回調至10%(2025年以來總加徵稅率由145%回調至30%)。關稅政策的快速變化推動行業生態演化,中信證券認為小包免稅政策的停止或將加速行業生態向半託管/3P模式集中,「對等關稅」的暫停則使此前依賴一般進口模式的跨境賣家短期運營壓力大大減輕。但中長期看,中美博弈背景下關稅政策風險仍存,跨境賣家主要通過提價傳導、產能轉移、多元布局三種策略進行應對。考慮到本次對等關稅的取消力度超預期,對跨境平台及賣家均帶來較大利好。
中金研報稱,美國超預期關稅政策擾動全球市場,但中國市場韌性較強。往前看,國內政策對衝力度加大、全球資金再平衡、以及弱美元環境下,中國資產重估趨勢或延續。首先,國內進入政策加速期,未來貨幣和財政政策仍有發力空間。國內穩增長政策有望進一步發力,提振內需或是未來穩增長政策的主要內容,關注內需改善對順周期板塊的拉動。其次,川普「大重置」下,全球資金再平衡有望為中國資產帶來海外增量資金。最後,弱美元周期利好新興市場,特別是國內成長風格。國內正逐步形成較低的利率、穩定的增長預期、以及新技術快速發展等有利於成長風格的宏觀環境。
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11日刊發題為《馬航運業難逃關稅衝擊 小企業或遭致命打擊》的評論文章指出,在美國高築關稅壁壘影響下,包括港口運營在內的馬來西亞航運業難以倖免。一旦貨運成本大幅上漲,馬來西亞小型企業或將面臨沉重打擊,部分企業可能陷入財務危機、瀕臨倒閉。(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