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化工板塊迎來結構性行情,環氧丙烷產業鍊表現尤為活躍。在海外巨頭永久性減產疊加國內需求復甦預期下,相關企業股價持續走高,行業格局面臨重大調整。據最新數據統計,當前國內環氧丙烷現貨價格已突破7750元/噸,較年初漲幅超20%,市場對後續供應缺口的擔憂情緒顯著升溫。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化工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受環保政策趨嚴及成本壓力影響,全球頭部化工企業加速退出高能耗領域。利安德巴塞爾與科思創宣布永久關閉位於歐洲的環氧丙烷裝置,合計年產能達31.5萬噸。此舉導致全球市場失去約2%的有效供給,進一步加劇了化工行業區域化供應格局的轉變。此次調整不僅重塑了跨國企業的產業布局方向,也為國內化工企業搶占市場份額創造了窗口期。
A股及北交所相關上市公司股價波動印證了市場對環氧丙烷供需缺口的預期。紅寶麗實現四連板,紅牆股份兩度漲停,怡達股份等配套材料供應商同步跟漲,反映出資金對化工細分領域的精準捕捉。值得注意的是,多數企業並非直接生產環氧丙烷,而是通過下游聚氨酯、丙烯酸酯等產業鏈環節參與價值分配,這種差異化布局凸顯了國內化工產業的協同效應與抗風險能力。
當前市場呈現"供給收縮+需求剛性"的矛盾特徵。一方面,海外產能退出倒逼國內企業加快綠色工藝研發,環氧丙烷產業鏈中丙烯氧化法、共氧化法等技術路線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風電葉片等領域對聚氨酯材料的需求持續增長,進一步推高化工中間體價格中樞。這種雙重驅動機制正在重塑行業競爭格局,促使企業加速向高端製造與循環經濟轉型。
從更長遠視角看,此次產能調整恰逢全球碳中和目標深化階段。據行業測算,到2025年環氧丙烷需求量將突破1000萬噸/年,而傳統生產工藝的能效短板正加速淘汰落後產能。國內頭部企業通過技改升級及產業鏈縱向整合,有望在新一輪化工產業周期中占據主導地位。政策端對綠色製造的支持與市場端的價格傳導機制,將持續推動行業向技術密集型方向演進。
總結來看,環氧丙烷市場的波動僅是化工產業升級的縮影。隨著國際產能格局重構與國內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化,化工產業鏈各環節的價值重估正在展開。企業需在技術創新、成本控制和綠色轉型之間尋找平衡點,才能把握住新一輪產業變革帶來的結構性機遇。這場始於供給端調整的行業變局,或將重塑全球化工產業的競爭版圖。
更多化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化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