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我國銀行業迎來新一輪存款利率調整,尤其是中小銀行密集下調中長期存款利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從4月初至今,多家銀行紛紛宣布下調部分存款產品利率,部分5年期存款利率已跌至2.5%以下,甚至出現三年期與五年期利率「倒掛」的現象。這一趨勢不僅反映了市場利率下行的背景,也揭示了銀行在應對息差壓力和宏觀政策調整中的策略變化。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銀行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4月以來,多家中小銀行宣布下調存款利率,其中中長期存款產品的降幅尤為明顯。例如,清徐農商銀行於4月27日發布公告,調整後3個月期、6個月期、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實際執行利率分別為1%、1.2%、1.6%、1.7%、1.9%、1.9%。德清農商銀行也在4月25日宣布,自4月30日起下調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分別下調5個、10個、10個、25個基點,至1.65%、1.7%、1.95%、1.8%。福建華通銀行則在4月21日將2年期、3年期、5年期個人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分別調整為2%、2.45%、2.5%。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銀行在短時間內多次調整存款利率。例如,華瑞銀行本月已針對中長期存款利率進行了三次調整。4月1日起,該行五年期存款利率由2.7%調整至2.65%,隨後在4月16日調整至2.55%,最新公告顯示,4月28日起五年期存款利率將進一步下調至2.4%。三年期存款利率也在4月16日由2.7%下調至2.6%,並將在4月28日起進一步下調至2.5%。經過多次調整,該行三年期存款利率月內累計下調20個基點,五年期月內累計下調30個基點,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出現「倒掛」。
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的背後,既有息差壓力的驅動,也與宏觀政策導向密切相關。近年來,市場利率持續下行,銀行淨息差面臨較大壓力。為了保持盈利能力,銀行不得不通過下調存款利率來壓降負債端成本。此外,今年年初,中國人民銀行多次提及「擇機降息降准」,銀行下調存款利率也與這一政策方向相契合。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銀行存款利率正處於下行通道,未來仍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一方面,市場對降准、降息等政策的預期增強;另一方面,銀行為了保持淨息差水平,會繼續採取靈活的資產負債配置策略。
隨著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2%以上利率的存款產品越來越稀缺,成為「限量版」。這一趨勢對儲戶的存款選擇產生了顯著影響。對於追求穩定收益的儲戶而言,高利率存款產品的減少意味著需要重新評估資產配置策略。同時,銀行利率的下調也可能促使部分資金流向其他投資渠道,如債券、基金或理財產品。
總結
總體來看,近期中小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反映了市場利率下行的趨勢以及銀行在應對息差壓力和宏觀政策調整中的策略變化。未來,隨著市場對降准、降息等政策的預期增強,銀行存款利率可能進一步下調。對於儲戶而言,高利率存款產品的稀缺化將促使他們重新考慮資產配置,而銀行則需要在保持盈利能力和滿足政策導向之間找到平衡點。
更多銀行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銀行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