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煤炭物流系統呈現脆弱性特徵。在當前煤炭行業及其嚴峻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要看到其呈現這種趨勢的原因在哪裡?以下是2015年我國煤炭物流系統呈現脆弱性的原因分析:
第一,受煤炭自身特點影響
煤炭作為散堆裝貨物,堆積時所占面積大、庫存產品質量難以保障、運輸方式過於單一,貨物裝卸時對周圍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煤炭自身特點決定了煤炭本質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脆弱性。
第二,受煤炭物流性質影響
煤炭物流集生產、銷售、回收為一體,呈現節點多、運輸周期長、作業場所變動頻繁、時效性欠強,材料供應過程從採購、運輸、存儲、發放、使用緊密相連,而與其他物流子系統相對獨立,且中途會出現數次轉運等特點。在煤炭物流嚴密網絡中,物流鏈、信息鏈、資金鍊以及技術鏈貫穿其中,這一方面保證了煤炭物流正常運轉,另一方面,無論哪一個鏈條異常或斷裂都會產生網絡風險,尤其是隨著單個環節中企業、關係連接的不斷增加,煤炭物流系統對外界擾動缺乏及時高效的應對能力,導致系統受到損害。
第三,受外界擾動因素影響
(1)空間因素。我國煤炭資源分布、生產與消費在空間上嚴重錯位,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總體供需格局和東南凸、西北凹的總體消費格局更加突出,致使影響我國煤炭供應安全的因素越來越多,脆弱性凸顯,特別是在需求旺盛期,網絡局部協調不暢時,系統中斷和擁塞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
(2)基礎設施因素。主要是鐵路煤運通道能力不足,導致公路長途運輸量持續增加。儲配基地建設滯後,主要港口吞吐能力不足,集疏運系統不匹配,應急保障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3)市場因素。一是需求不確定因素。煤炭物流網絡系統所特有的多主體、跨地域、多環節的特徵,使網絡系統的供給和需求不確定性增加,導致資源配置效率降低,給煤炭物流網絡的經濟活動和交易過程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二是價格波動因素。煤炭價格的變化趨勢沿著下游產業向上游產業傳遞,從而影響著煤炭產銷的各個環節。三是市場主體因素。近年來,大量小規模物流企業迅速出現,且多從事運輸、倉儲、裝卸等單一業務,缺乏現代物流理念,供應鏈管理和社會化服務能力不強,煤炭物流服務主體呈現「小、散、弱」的特點。四是成本因素。一方面煤炭物流各環節稅率不統一,不合理收費多,稅費重複徵收,企業負擔重;另一方面,物流通道不完善,部分物流環節銜接不暢,流通效率低。煤炭從產地到主要消費地,流通環節費用較高。
(4)技術人才因素。煤炭物流標準化程度低,各物流要素之間難以做到有效銜接和兼容。整體物流技術裝備水平低,運行效率不高。能耗與排放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環境污染嚴重。物流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人才數量少,專業結構不合理,複合型人才緊缺,難以適應煤炭物流快速發展的需要。
(5)其他因素。主要產煤區的資源兼併重組、運輸通道梗阻、庫存變動、煤炭消費的季節性、重大安全事故、煤電之爭、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等因素也加劇了我國煤炭物流系統的脆弱性。更多相關行業信息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煤炭物流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煤炭物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煤炭物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