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至今,豬肉價格連續上漲,而雞肉零售價格雖然堅挺了好幾個月,批發價格卻是一路走跌,夏季需求減緩,更是跌至5.05元/斤的低位,這個價格使得眾多養殖企業每斤雞肉虧損了1元。
雞肉零售價格堅挺 批發價格卻一路走跌
廣東一大企業
自稱養雞已虧3年
從新牧網、養殖網等專業網站公布信息來看,本月以來,全國雞肉批發價格連續下跌,已經從5月高點大幅度回落了0.32元/斤,幅度超過了7%,至5.05元/斤的較低位置。
廣州日報記者調查了廣東肇慶、清遠兩地的大型養雞企業了解到:養殖普通黃雞(非土雞,是較快長大的規模化養殖產品)的成本在6.05~6.1元 /斤之間,批發價格回落至5.05元/斤,意味著每斤雞肉剛好虧損了1元。而1元每斤的雞肉虧損額在養殖成本中的占比超16%,也就是說,投資100元養雞,就虧損超16元。
廣東清遠一家大型養雞企業的股東羅先生介紹,養雞大額虧損已經延續了3年時間,從2013年1季度至今,70%以上的時間裡,養雞企業都處在大額虧損的狀態中(即虧損數額超過了養殖成本10%的比例)。加起來只有不到半年的時間裡,雞肉批發價格超過6元/斤,才實現了盈虧平衡。
「殺母雞」
難有效減少存欄量
是什麼原因導致雞肉價格持續低迷?數家廣東省養雞企業負責人的看法比較一致:是市場需求低迷所造成的。雞肉市場是2013年進入的「熊市」,而餐飲行業也正是從那一年開始遇冷。
「2013年~2014年,我們都曾大規模『殺母雞』,減少存欄量,轉型土雞、特色雞養殖,一度取得成效,但長線效果不佳。」肇慶一家大型養殖企業的楊經理如是說:「因為養雞的門檻相對較低,養雞行業一旦出現回暖徵兆,就又有競爭者入市,增大了市場供應。」
後市價值投資需謹慎
對於後市,多數專業人士暫時無法看到雞肉價格大幅度復甦的徵兆。新牧網分析師梁明認為:歷史上6~7月都是雞肉價格的低位期,今年可能也不例外。在餐飲業難以全面回暖的背景下,雞肉價格能在2016年反彈(全面有效)回到養殖成本線之上的可能性較小。在諸多養殖企業自稱養雞虧了三年的情況下,養雞上市公司的巨額虧損就應在預期之中了。A股上市公司中擁有養雞業務的企業高達41家,但其中只有益生股份、華英農業等七家企業的養雞業務占比較高(在主業收入中的占比超過了50%),而如溫氏股份這樣的上市公司,雖然養雞總量也較大,但占比較小,受養雞虧損的影響較小。
中投證券分析師提醒:養雞股2016年~2017年業績難以出現根本性的回暖,與養豬股的命運依然不同,即便受益於資產重組短時間裡反彈,也難以形成確定的投資價值。更多相關行業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養殖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養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養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