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我國港口行業發展問題很多,通過對2017年我國港口行業分析獲悉,業內人士對港口業的憂慮和質疑聲音不斷。
港口行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行業,作為物流產業的一個細分行業,屬於周期性行業,與宏觀經濟的發展關係密切。
港口作為交通運輸的樞紐和對外交流的窗口,在促進國際貿易和地區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港口行業的發展與國家經濟發展、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密切相關,隨著中國經濟開放度大大提高,進出口也大幅增長,而需求增長必然迎來港口行業快速發展。
隨著對外貿易的不斷提升,中國已經成為港口強國。目前,中國海岸線總計達3.32萬公里,其中大陸海岸線長約1.84萬公里,豐富的海岸線資源為中國港口行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過去幾年,港口行業受國內外宏觀經濟的影響基本面持續惡化,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港口產業面臨轉型升級。但港口進入產能全面過剩時代的說法言過其實。不可否認,中國局部地區港口的確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身居其中的業內人士的擔憂也並非空空穴來風,但實屬個別地區,無需過度恐慌。從整體講,我國港口產能處於適度超前階段,即適當的富餘。
利用好資源優勢,與經驗豐富的國際企業一起「走出去」也是當前港口尋求轉型的思考重點之一。除此之外,港口與貨主捆綁「走出去」也是可行之路。煙臺港集團與山東魏橋集團、新加坡韋立集團、幾內亞博凱礦業投資4.7億人民幣在幾內亞合作建設碼頭,全力打造全程國際物流鏈條,通過穩定鋁礬土貨源保證煙臺港中國進口鋁礬土第一港地位。
同時,港口與一些大型建設企業捆綁「走出去」也能夠帶動港口發展。如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曾承建柬埔寨、安哥拉等多處碼頭項目,項目建設期間也會尋找中國港口提供技術支持,進行資源優勢互補。可見,港口發展不能僅拘泥於自身碼頭,尋求國際發展也是轉型的突破口。
當前BDI指數已步入春節後的季節性反彈周期,目前已經成功突破1100點。根據歷史規律,本輪指數反彈有望持續到5-6月,高度有機會攀至1200點上方。
從2017年公布的數據來看,國際貿易出現回暖,港口吞吐量同比出現上漲。2月,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較1月增加5.8個百分點至10.1%,增速提升明顯。除了春節錯期因素以外,港口吞吐量增速改善還受益於全國進出口回暖:1月和2月,全國實現進出口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1.4%和15.8%,增速大幅轉正;大宗商品方面,國內鐵礦石需求轉暖,1月和2月進口量分別同比增長11.9%和13.4%。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港口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預測,隨著外需的修復,疊加過去幾年中國出口競爭優勢逐步增強,將帶來港口吞吐量增速的修復。
2017年我國港口行業分析信息就介紹到這裡,雖然前兩個月BDI指數強勢反彈,但是由於受整體經濟走勢的影響,我們對於港口接下來的走勢也不能過於樂觀。
更多港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港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