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酒店行業分析報告 >> 火鍋店行業趨勢

火鍋店行業趨勢

2019-02-19 10:21:57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2018年前兩季度全國火鍋店數量持續增長,2018年第二節度達到近40萬。火鍋行業發展迅速,年增長率均在10%以上,雖然2018年整體增長趨勢略有下降,但火鍋行業的營業額達到整個餐飲行業總營業額的22%。以下對火鍋店行業趨勢分析。

  火鍋店行業趨勢分析,火鍋作為國民第一大美食,價格親民,大眾消費得起。據數據統計,餐飲業大眾消費已達80%。火鍋價格親民,屬大眾消費範疇。中國火鍋人均消費價格為64.8元,34.4%的火鍋消費集中在60-65元這一大眾市場,80元以上的高端火鍋則很少。火鍋店行業分析指出,不同城市火鍋消費水平有所差異,一線城市人均消費在74.1元左右,而火鍋「大本營」西南地區僅為55元,蘭州以126元位居人均火鍋消費水平榜首。而根據口碑網統計,成都火鍋消費者中約65%為18-30歲年輕人,平均每單消費最高的是30-35歲80後消費者,溢價區間達50-100元,僅次於中餐。

火鍋店行業趨勢

  品牌的號召力真的是對於火鍋而言,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這一點真的是毋庸置疑。品牌影響力越大,競爭的籌碼就更有優勢,勝出的幾率就更明顯。所以火鍋在市場中的競爭,後也是要在品牌之間進行競爭,誰的品牌力更強,誰就能擁有更廣闊的市場。現從四大方面來分析火鍋店行業趨勢。

  連鎖加盟依然是主流

  火鍋生產加工環節少、底料和調料的統一配置,能夠保證產品的穩定性和一致性。火鍋店行業趨勢分析,同時火鍋菜品相對較為簡單,便於複製,標準化程度較高,總部更容易對門店進行監督和管理,具有開展連鎖經營的優勢,因此加盟連鎖依然是火鍋企業品牌的擴張和資金的積累較好的方式。

  隨著消費需求細化,經營模式針對性更加明顯

  火鍋店行業趨勢分析,隨著火鍋種類越來越豐富,火鍋所承載的消費者需求將越來越多。企業雖不可能滿足消費者所有的需求,但有針對性的服務好消費者的需求,就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因此,只有更加有針對性的經營模式,才能符合市場的需求。

  中心廚房和物流配送站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很多連鎖火鍋企業都建立了中心廚房和物流配送站,但是往往只是進行底料和調配料的加工包裝,加工品種不多,許多還是要在門店單獨完成。火鍋店行業趨勢分析,隨著房租和人工等成本的提高,只有最大的營業面積才能獲得最多的利潤。而讓中心廚房承擔更多的食品加工工作,如淨菜的加工、肉類加工、丸類滑類的加工,既便於控制產品質量,又節約了門店場地,使人員解放出來更多的投入經營,這是火鍋企業將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科學化、現代化的加工基地和物流配送中心是未來火鍋企業不可缺少的心臟部分。

  風險投資將更多的進入火鍋行業

  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給國內風投公司帶來了發展契機,一方面國內的風投機構在企業、政府、居民的支持下發展的如火如荼,同時中國的創投市場也在近幾年吸引了世界的矚目,越來越多的風投公司開始將目光轉移到了新型傳統消費領域。火鍋店行業趨勢分析,餐飲行業作為一個高增長性的新型傳統消費行業,潛在的市場前進非常廣闊,再加上餐飲行業現金流回收快,並且具有經營實體,部分餐飲企業還有不少不動產,投資風險勢必小很多。而火鍋企業由於其規模化,連鎖化,標準化程度較高等特性尤為得到風投的青睞,從最早的小肥羊、小天鵝到現在的呷哺呷哺等等。相信隨著更多優秀火鍋企業的湧現,各類投資將越來越多的進入火鍋領域。

  火鍋店行業趨勢分析,所謂眾口難調,在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在一座百萬千萬級人口的城市裡開一家特徵火鍋店,你總能找到知音,當然,條件是,得好吃。雖然市場上現已呈現了標榜「不加味精」「不加任何添加劑」「以茶/礦泉水做湯底」的健康概念火鍋,在「健康」和「好吃」之間做到平衡,或許是能感動現在火鍋消費主力90後的要害。也是2018年,火鍋職業探究的新方向。

更多火鍋店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火鍋店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火鍋店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