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行業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從早期簡單的生產製造到目前專業化的品牌運營,線上線下渠道也逐步打通,規模也呈現爆發增長的態勢,超過女裝和男裝,獲得了兩位數的增長率,以下是童裝行業投資分析。
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出台。生育鼓勵政策促使國內人口出生率加速上行,2013年至2018年,國內出生率由12.08‰逐步上升至12.43‰;國內0-14歲人群占比也逐年增長,由2013年的16.4%增至2018年的16.78%,達2.33億人,較2017年新增1900萬。童裝行業分析指出,隨著「二胎熱潮」持續升溫,預計0-14歲人口數量仍將穩步上行,進而為兒童服飾需求奠定堅實的人口基礎。
此外,國內居民生活的改善促使國民消費繁榮向好。童裝行業投資分析指出,2018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6396元,近5年複合增長率達到8.18%;而自2014年起,人均童裝消費支出同比增速持續抬升,截止2018年,人均童裝消費支出同比增速已達到13.65%,超越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同比增速7.73pct。在「消費升級」和「優生優育」的雙重背景下,消費者對童用產品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截止2018年,我國童裝品牌CR5、CR10分別為8.5%、14.9%,較2012年分別提升2.1pct、3.5pct,集中度穩步提升。其中巴拉巴拉一枝獨秀,2018年市占率達5%,相比於2012年提升2pct,與其他品牌的差距進一步拉大。2018年,Adidas Kids、小豬班納、安奈兒、嗒嘀嗒分別以1.1%、0.8%、0.8%、0.8%的市占率位列2-5名,相比於2012年,除Adidas 市占率提升0.4pct外,小豬班納、安奈兒、滴答滴12-18年間市占率皆下降0.1pct。
從2018市場占有率前15的品牌來看,位於前列的品牌內既有專業的童裝企業,也包括運動品牌兒童線及各大快時尚、成人裝的童裝副線。本土專業童裝巴拉巴拉具先發優勢,穩紮穩打占據行業第一名,而以運動童裝如Adidas Kids,擁有時尚設計為成人裝童裝副線如Mini Peace、H&M也在童裝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這基礎下,眾多國內外成人服裝品牌企業紛紛進入童裝市場,行業競爭愈加激烈。童裝行業投資分析指出,國際品牌多定位於高端童裝市場,其中成人運動品牌延伸的兒童服裝Adidas Kids、Nike Kids等品牌主要以運動功能童裝為主;Gucci、Dior等品牌注重高端時尚童裝。國內品牌以中端、低端童裝市場為主,部分具有較強實力的品牌已逐漸定位中高端市場。專業童裝企業對童裝行業消費特點把握有大量累積經驗,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目前,我國童裝市場品牌集中度整體水平較低,但近年來市場集中度已逐漸提升。根據數據,我國童裝行業的CR5已由2012年的6.5%提升到了2016年的8.8%,同期前十位企業的占有率之和(CR10)則由9.3%提升到了12.2%。
同時,國內童裝市場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品牌尚沒有形成。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童裝企業的規模普遍不大,貼牌、雜牌、無牌工廠仍然較多,以及童裝企業的設計人員嚴重缺乏,企業之間的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等一系列因素。
展望未來,隨著童裝行業的持續發展,市場集中度仍將逐漸提高,但較已開發國家成熟市場的行業結構仍具有較大差距。未來童裝行業優秀企業所面臨的發展機遇,不僅在於市場整體規模的持續,也在於市場占有率的提升,以上便是童裝行業投資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童裝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童裝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