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下,我國長租公寓以及需求的逐步釋放,多主體紛紛進軍長租公寓市場,融資方式也逐漸多元化,融資規模也逐漸增長,一線城市為5%,二線城市為1%,以下是長租公寓行業投資分析。
自2010年長租公寓行業初露鋒芒,短短7年時間,我國長租公寓行業發展迅速,行業規模排名前10的品牌,管理房間數量均已過萬。長租公寓行業分析指出,我國集中式公寓企業以魔方公寓與世聯紅璞的規模領先,排名第一的魔方公寓,在營公寓房間數量達4.35萬間。
據長租公寓行業投資分析數據,2019年我國租賃市場成交總額已經超過1萬億元,租金人口接近1.6億。預計到2020年租金成交總額將達到2萬億元,租賃人口達到2億;2025年租金成交總額有望達到3.2萬億元,租賃人口達到2.5億。
2019年6月,國務院推出《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在政策的推動下,各大房企、金融機構陸續布局長租公寓市場。據不完全統計,包括萬科、龍湖、保利、碧桂園等企業在內,已經有超過20家企業陸續宣布進軍長租公寓。長租公寓已成為房企布局多元業務的主要領域之一。
目前,我國租賃人口數量將從1.6億增長至2020年的2.0億,2025年的2.3億,2030年的2.7億,同期年租金收入將達2020年的1.6萬億元,2025年的2.9萬億元,2030年的4.0萬億元。全國年租金收入約1.0萬億元,這意味著中國住房租賃市場收入規模的複合年增長率將於2020-2022年達16%,2021-2025年為13%,2026-2030年為7%。
我國長租公寓分為集中式公寓和分散式公寓。長租公寓行業投資分析指出,其中分散式公寓是我國長租公寓的主要形態,分散式公寓的房間數量占整個長租公寓房間數量的8成左右;但在品牌知名度方面,集中式長租公寓更勝一籌。
長租公寓企業不同模式的資金需求及其融資方式存在顯著的差異性。對於持有模式而言,行業准入門檻高,以開發商、產業基金為主,開發、收購資金需求大,形成大規模的資金沉澱。由於租金回報率不高,該模式並非國內的主流模式,不過持有模式適用所有融資渠道,並冀望REITs 為最終退出路徑。
作為國內長租公寓的主流模式,包租模式以中介系、酒店系、創業係為主,由於包租資金的墊付與裝修配置存在較大的資金需求,但缺乏有價值的擔保品抵押,融資渠道早期以 VC 股權融資為主,目前進行了租金收益權 ABS 嘗試。
輕資產模式,本質為公寓品牌加盟,實現品牌賦能,核心能力在於品牌認知與強大的運營能力,即品牌選址、人員培訓、服務體系等,因而資金需求比較少,可用融資渠道較少,以上便是長租公寓行業投資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長租公寓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長租公寓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