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製品行業產業鏈條相對較長,上游主要包括奶牛繁殖、飼料加工、原奶生產等多個環節,下游主要為市場銷售環節。下面進行乳製品行業現狀分析。
乳製品行業分析表示,當前中國奶業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目前,常溫奶仍是主流趨勢,伊利、蒙牛兩家企業液態奶的主要產品均是常溫奶。
低溫奶出現快速發展,主要有兩大契機,一是,隨著中國大型規模化牧場的發展,奶源各項指標不斷提升,給低溫奶發展提供了價廉物美的奶源;二是消費升級時代已經到來,低溫奶可以更好地迎合消費升級的趨勢實現快速增長。
隨著原奶價格的逐漸回暖,上游奶源供應企業將從兩方面受益:一方面,原奶價格的上漲顯著提高了牧業乳企的毛利率水平,盈利能力將顯著提升;另一方面,隨著下游需求量的復甦,上游養殖企業原奶銷售壓力得到緩解,銷售量將逐漸提升。
同時,有機奶市場空間較大,壁壘較高,符合消費升級趨勢。分地區來看,一二線城鎮消費已經趨於飽和,而隨著農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和消費習慣的不斷培育,消費升級也進入了三四線鄉鎮地區,乳製品已成為農村群體膳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四線城市將成為未來乳製品銷售布局的新增長點。
從我國乳製品市場中主要產品的市占率來看,蒙牛和伊利為我國乳製品行業的龍頭企業。伊利雙寡頭常溫產品市場占率約為34.5%,蒙牛約為27.1%;伊利雙寡頭低溫產品市場份額約為30%,蒙牛約為15%。
從營業收入來看,近年來,伊利的營業收入相對較高。2013-2018年,伊利營業收入均高於蒙牛,2018年伊利營業收入約為796億元,蒙牛約為690億元。2019年上半年,伊利營業收入達451億元,蒙牛約為399億元。從行業經營效益來看,我國乳製品行業經營效益較好。
從盈利情況來看,近年來,蒙牛的盈利能力逐漸增強,2018年,蒙牛毛利率約為37.38%,伊利約為37.82%,2019年上半年,蒙牛毛利率超過伊利,為39.09%。從行業盈利能力來看,我國乳製品行業盈利能力相對較強。以上便是乳製品行業現狀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