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網際網路醫療產業井噴式增長,我國網際網路醫療需求明顯增加。疫情下網際網路醫療可降低時間成本、個性化定製、信思進明等優勢全面凸顯,在疫情來臨,聚集接觸不便的場景下發揮了重要作用。網際網路醫療,代表了醫療行業新的發展方向,有利於解決中國醫療資源不平衡和人們日益增加的健康醫療需求之間的矛盾,是衛生部積極引導和支持的醫療發展模式。以下對2023年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現狀分析。
中國網際網路醫院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為醫院自建平台,把部分醫生搬到網上,進行網上問診服務,最終目的是門診量,防止門診量的流失;另一種由醫院主導,但第三方平台提供技術服務,最終目的為患者或商家的消費。2022-2027後新冠疫情環境下中國網際網路醫療市場專題研究及投資評估報告指出,網際網路醫療用戶二線及以上城市占比均下降,三線及以下城市占比提升。廣東用戶占比遠超其他省份。
我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頭部企業主要以綜合品台為主,如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以及丁香園等,其他新興類型如健康管理、網際網路醫美、母嬰醫療、網際網路心理等品台的普及率較低,市場的基礎網際網路醫療認知還不夠高,雖然細分種類較多,但頭部平台較少且運作平穩,並且隨著資本、平台、流量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網際網路醫療行業集中度會迅速提高。現從三大市場狀況來分析2023年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現狀。
從新成立網際網路醫院數量來看,2016-2018年每年新增網際網路醫院不超過100家。2019年以來,網際網路醫院建設呈現井噴式增長,2019年新增223家,2020年1-9月新增244家。中國已上線網際網路醫院超600家。近年來,網際網路醫療市場迎來大規模的政策利好,進入高速發展期。醫院的參與度增加,推動市場實現供需雙增長,2019年市場規模達1336.88億元。2020年,受疫情影響,市場規模將近2000億元,市場增長達46.7%,達2015年以來最高增速。
從主要網際網路醫療細分領域來看,在線問診與掛號為網際網路醫療最重要應用場景,2020年11月月活用戶規模分別達到3296萬人和2416萬人,說明問診仍然是網際網路醫療最重要的流量入口。在線問診app中,頭部廠商鎖定了網際網路醫療領域內的大部分流量。頭部廠商中,平安好醫生app活躍人數遙遙領先,2020年11月活躍人數達1293.54萬人,同期好大夫在線活躍人數為177.87萬人。未來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將以平台進行資源及服務整合,創造更多差異化競爭,廠商2B模式的競爭正式打響。
從醫藥電商交易額來看,疫情加速醫藥流通領域電商化趨勢,預計2020年B2B醫藥電商交易額超三千億元,B2C醫藥電商交易額近1800億元。從增速來看,B2C醫藥電商交易額增速高於B2B醫藥電商交易額。
網際網路醫療平台發揮更大作用,市場空間有望進一步加速增長。現下,醫療信息化領域政策不斷出台,無論對於傳統醫療信息化業務還是網際網路+醫療創新業務政策都是鼓勵發展,支持創新,行業將迎來政策紅利推動網際網路醫療的高速增長期。
以上就是2023年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現狀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