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帶來的直接消費和間接消費,既能提高經濟收益,又能增加就業機會,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催化劑。但是,對旅遊業依賴程度過高,將旅遊業視為支柱產業的地區,容易出現產業結構空心、經濟與社會發展波動的情況。
但受武漢疫情暴發,全國各地紛紛拉響警報,旅遊產業緊急停擺,新冠肺炎疫情被視為一次影響全國各行業的「黑天鵝事件」。
為更好防控疫情,國家文化和旅遊部1月下旬下發通知,要求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旅遊產品。
停組團,關景區,中國旅遊業幾乎一夜之間陷入了「停擺」,隨之而來的便是旅遊企業如潮的退改訂單。
國內游近期全面阻斷,斷崖式下降。受新型疫情衝擊,居民紛紛終止出行計劃,各主要景點關閉,大型文娛活動取消。文化和旅遊系統防控措施很及時,1月20日起各景點、場館等連續叫停,1月24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要求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旅遊產品。無疑對全國一季度乃至二季度的國內旅遊造成大面積影響,全年國內旅遊人數下降將超過兩成以上。如果局勢還不能在第二季度內得到有效控制的話,其滯後效應和負外部性會導致更大影響。
入境游基本停頓,這是受影響最深遠的一塊。1月29日起,多家外國航空暫停了往來中國的航班;1月30日晚,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新型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導致團隊形式的入境旅遊幾乎停擺,散客形式的入境旅遊大受衝擊。參考2003年「非典」期間的表現來看,對入境旅遊衝擊將非常大,其苦日子長,恢復的周期也更長,預計會比出境游恢復滯後3-6個月。
出境游也將受到重創,對於全球的旅遊市場也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主要因各國處於安全考慮會限制新型疫情所在地國家公民入境,以及各國到達目的地國家意願減弱等影響,致客流量減少。「非典」期間,中美、中日、中港的客流量損失平均達到20.2%,其中「非典」導致的赴美客流減少高達38.9。
目前,我國上海、蘇州、北京、浙江等地相繼出台支持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發展相關政策措施,比如金融支持、專項基金支持、社保延期繳納、稅收減免緩繳、租金減免、用工制度彈性化等。除此之外,建議有關部門儘快研究出台專門措施,降低旅遊企業負擔。
更多旅行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旅行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