餅乾作為烘焙食品中的一種,占比不是很大。近年來,在烘焙整體市場向好的環境下,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收入的增長以及消費者對餅乾的種類的多元化的需求,使得我國餅乾市場整體的需求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15年我國餅乾市場零售市場規模達639億元,到2020年零售總額突破879億元,這五年間年複合增長率達到6.6%。
截至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規模以上餅乾生產企業數量達到656家,對應的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317.33億元。對於這些優勢企業,其產品往往有較為清晰的定位,在行業發展中其市場占有率亦不斷提升。
行業內已形成部分具有品牌優勢或區域優勢的餅乾生產企業,其生產機械化程度、質量控制、新品研發、銷售網絡、市場認可度等相較於小微型企業均有著明顯的優勢,且馬太效應明顯。
市場仍被卡夫、億滋、好麗友等外資品牌占據。與此同時,巨大的市場潛力加劇了國內餅乾行業的競爭。行業的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有規模和品牌優勢的企業更顯優勢,實力弱小的中小企業則可能被淘汰。
嘉士利集團與幾家本土企業洽談合作,公司有望在2021年通過兼併合作實現10億規模,整個集團實現30億規模。2020-2021年是嘉士利在香港主板上市以來第二個3年規劃期。嘉士利方面表示,主營業務重點發展餅乾、蛋糕、手信、糖果、果茶等系列產品,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渠道滲透率和覆蓋率,鞏固其在餅乾細分市場的民族品牌地位。
部分餅乾生產企業採取差異化定位策略來爭奪細分市場份額。差異化定位能加深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印象,更有益於企業構建品牌壁壘,從而可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未來,行業參與者對於市場需求的把控以及新品研發能力將進一步影響行業內競爭格局和市場占有率。
目前,我國休閒食品新品研發主要有兩個方向:(1)由於消費者在選擇休閒食品時愈發關注其是否健康、營養,高糖、高油脂的產品市場空間逐步縮小,企業普遍致力於研發兼具營養健康與良好口味的休閒食品;(2)休閒食品不僅可用於代餐,而且越來越多作為一種節日禮品用于贈送,甚至作為某個地域的特產或紀念品,因此企業也會從包裝、產品樣式入手,不斷研發具有地域特色,符合節日氣氛的新品。
更多餅乾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餅乾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