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15投訴平台上,消費者就網絡直播軟體下載自動續期扣費的相關投訴較為集中。其中一些無良企業的App誘使消費者授權自動續期扣費,且不履行告知義務的這種亂象目前頻頻出現。消費者對其購買的服務具有知情權,智能電視服務商應當按照VIP服務宣傳內容及合同約定向消費者履行合同義務,電視廠商也應當要求銷售人員向消費者明確告知電視開機廣告問題。必要時,消費者可向中國12315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舉報,亦可通過訴訟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黑貓投訴平台有關電視的投訴累計多達33858條,其中關於開機廣告虛假宣傳、自動扣費的投訴占比達七成以上,且大多發生在近兩年內,涉及風行、未來、夏普等多個品牌。
當我們打開電視,無孔不入的廣告馬上會撲面而來。最先迎接你的是開機廣告,強行植入不看不行;如果你沒有交其中的APP會員費,那對不起,免費的內容又老又舊,而且看之前強制廣告多少秒,其中還穿插廣告,讓你忍不住罵娘。更為惹人煩的是一個平台多個APP,各個自我收費不連通,如果跨APP看,那對不起要註冊多個會員,交多次會員費。
除此之外,很多網際網路智能電視並不智能,從開機到選節目,需要點開多個頁面,操作複雜。這對於老人小孩遠不如之前的有線電視操作簡單。也正是因為這些弊端,電視越來越受冷落。這也給手機有了可乘之機,手機因為操作簡單,隨時隨地都可以看,而且內容海量豐富,大部分內容都是免費的,所以有人說是手機打敗了電視。
但小編認為,電視的衰落並不是手機打敗的,而是電視品牌急功近利為了OTT收費而無所不用其極,這樣的結果導致了消費者開始遠離電視。現在我們看到歌舞昇平的OTT數據數據,其實是繁華之下掩蓋了深不可測的陷阱。長此下去,電視產業堪憂。
除了風行,在黑貓平台上,諸如「銀河電視強行推送廣告」「未來電視多次重複扣費」「樂視App(現為樂次元App)惡意扣款」等消費者投訴也大多指向電視或電視軟體「自動續費」。
從投訴數量來看,智能網際網路電視的投訴量占比較多,其中「暗中」扣費現象也最為嚴重。在排名中,銀河電視投訴量達2155條、雲視聽網際網路電視為1035條,其次是風行電視、夏普、樂視超級電視、未來電視。
消費者投訴大多集中在推送虛假廣告誤導宣傳、未通知下自動扣費、強行升級系統等。更有一位消費直指銀河網際網路電視霸王條款,誘導老人開通會員並自動續費且不能退款。
2021-2026年中國網絡直播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調查數據顯示,超過50%的被調查者反感電視強制加載軟體,35%的用戶反感電視誘導收費。硬體利潤下滑,讓一些電視廠商希望從軟體服務上增加利潤,因此通過預置或者雲加載的方式安裝相關收費軟體,誘導甚至強制用戶充值繳費。用戶往往無法自己卸載軟體,操作的門檻很高,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說非常不友好。而隨著視頻版權被騰訊、優酷、愛奇藝等收入囊中,網際網路電視品牌僅能依靠與版權方合作,才能獲取增值空間。
植入廣告、隱形扣費,是很多網際網路電視廠商和App的慣用手法,廠商與內容方通常背靠背談判,分成模式和比例都不同,但他們的目標一致,就是要促成內容付費。企業應通過完善和做強電視內容及產業鏈來吸引消費者,而不是虛假宣傳。對於採取霸王條款及實施誘導的商家,他們的行為屬於欺詐,商家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包括:資金全額返還、退貨退款等。而市場監管部門應該對商家欺詐消費者、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依法進行查處,根據情節給予警告、罰款等。
專家建議相關部門應儘快出台相應的標準,對收費軟體的內置和加載進行規範,讓用戶自主消費,並有權一鍵刪除相關軟體。對於品牌已消失的存量「孤兒機」,相關行業協會可以聯合正規電視廠商,提供技術售後服務,或者推動以舊換新服務,以提升用戶的大屏視聽體驗。
更多網絡直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網絡直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