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2025年農業行業趨勢分析:東部地區農業綠色發展水平最高

2025年農業行業趨勢分析:東部地區農業綠色發展水平最高

2025-03-28 13:35:04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農業作為國家經濟的根基,正面臨著深刻變革。2025年,農業行業呈現出諸多新趨勢,其中綠色發展成為核心主題。從2009-2022年,中國農業綠色發展水平持續上升,年均增長率達6.66%,特別是2015-2019年,在政策推動下增速強勁。這一發展不僅關乎農業自身的可持續性,也對全球糧食安全和生態環境有著深遠影響。深入探究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的歷程、現狀、區域差異及動態演進,對把握農業發展方向、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一、農業綠色發展的理論與背景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農業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隨著全球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綠色發展成為各國農業轉型的重要方向。中國農業在全球糧食安全中占據關鍵地位,但傳統農業過度依賴資源環境,不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帶來了諸多問題。2007年,農業源污染物排放量在化學需氧量、總氮排放量和總磷排放量中分別占全國總量的43.7%、57.2%和67.4%,農業面源污染成為主要污染源。為應對這些問題,中國積極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從理念提出到政策落地,逐步構建起農業綠色發展的體系。

  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經歷了多個階段。基礎奠定期,可持續發展觀成為指導思想,綠色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基本等同,處於相對弱勢地位。這一時期,相關法律法規陸續頒布,為農業綠色發展奠定了基礎。探索成長期,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下,農業綠色發展地位提升,政府針對農業面源污染出台多項政策,開展治理攻堅。體系建立期,「綠色發展」理念提出,農業綠色發展政策密集出台,其重要性日益凸顯,實現方式也從單純的污染治理向全產業鏈綠色化轉變。鞏固深化期,在「雙碳」戰略和「兩山」理論指引下,農業綠色發展進入價值實現階段,生態價值受到重視,新動能不斷湧現。

  二、農業綠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一)評價指標確定

  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是衡量農業綠色發展水平的關鍵。基於可持續發展、生態經濟學等理論,充分考慮政策導向和現實需求,選取了5個一級指標和21個二級指標。發展條件反映農業綠色發展的基礎要素,包括土地生產力、農業機械總動力、農業保險深度和財政支農水平等,這些要素為農業綠色轉型提供支撐。資源集約強調對水土資源的高效利用,選取耕地複種指數、耕地保有率和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等指標,以應對中國耕地和水資源有限的問題。低碳生產關注農業生產的節能減排,考察農藥、化肥、農膜的使用強度以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和碳排放強度等。生態保護著眼於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生,通過森林覆蓋率、水土保持能力和農業自然災害成災率等指標衡量。實踐成效體現農業綠色發展的成果,涵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糧食自給率、單位面積綠色食品產品數等指標,兼顧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二)評價方法

  採用定基極差熵權法進行權重確定和水平測度。考慮到農業綠色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利用熵權法逐年確定權重,以反映不同階段各指標的重要性變化。引入定基思想,以特定年份為基準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克服傳統標準化法在處理面板數據時的局限性,便於在時間和空間維度上對比分析農業綠色發展的動態變化。

  (三)數據來源

  數據選取2009-2022年中國30個省份(不含西藏、港澳台地區)的數據,確保數據的可獲取性和連貫性。原始數據來源於各類統計年鑑和政府網站,對於缺失數據,採用線性插值法或根據增長率計算補齊,以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三、中國農業綠色發展水平分析

  (一)全國農業綠色發展水平測度

  從綜合得分來看,中國農業綠色發展水平從2009年的0.2671提高至2022年的0.6124,呈持續上升趨勢,反映出農業綠色轉型成效顯著。2015-2019年增速強勁,這得益於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等政策的推動;2021和2022年顯著增長,表明「十四五」時期農業綠色發展目標得到進一步強化。2020年受疫情影響,年增長率出現短暫回落。

  一級指標得分分析顯示,實踐成效始終是影響農業綠色發展的關鍵因素,其權重和得分較高,且2015年後權重明顯上升,反映出中國農業綠色生產模式逐步成熟。發展條件得分顯著提升,但權重逐漸下降,說明其為農業綠色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但隨著發展,國家關注重點有所轉移。低碳生產的重要性逐漸顯現,2012年後權重略有提升,2016年後得分明顯提高,這得益於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開展。資源集約和生態保護的權重和得分較低,是農業綠色發展的短板,需要加強對生態系統的保護和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二級指標得分也呈現出不同的變化趨勢。土地生產力是發展條件得分上漲的主要因素,農業保險雖然得分不高但增速快,而財政支農水平近兩年呈負增長。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得分較高,但耕地保有率在2021年之前呈下降趨勢。化肥施用強度是低碳生產的薄弱環節,農藥、農膜使用強度下降,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增長勢頭強勁。水土保持能力有所上升,但農業自然災害成災率波動大。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長,單位面積綠色食品產品數等指標增速較快,但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得分較低,增速較緩。

  (二)分地區農業綠色發展水平測度

  按照經濟水平和糧食生產功能劃分區域進行分析,東部地區農業綠色發展水平最高,增速為8.40%,東北發展最慢,近幾年被西部反超;主銷區增速高達9.37%,發展水平最高,產銷平衡區與主產區水平相近。

  省域層面,北京、上海領先,與浙江、重慶等組成第一梯隊;江西、天津等7個省份位列第二梯隊;湖南、黑龍江等7個省份得分相對較低,組成第三梯隊;內蒙古、甘肅等10個省份得分低於0.36,組成第四梯隊。東部地區在發展條件、資源集約和實踐成效維度表現突出;中部地區在資源集約、生態保護維度得分較高;西部地區在這兩個維度表現欠佳;主產區和產銷平衡區在低碳生產維度得分高;主銷區在多個維度均取得最高分。

  (三)國際視角下的農業綠色發展水平

  在國際比較中,2021年中國農業產值占GDP的比重為7.7%,遠高於歐美已開發國家的1%左右,農業增加值和糧食作物總產值在全球占比較大,表明中國農業在全球占據重要地位。但在農業綠色發展方面,中國穀物單產雖有大幅增長,但施肥強度從1978年的112.6kg/hm²上升至2021年的336.7kg/hm²,是原來的3倍左右,且仍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分別是歐盟的3.6倍、美國的3.1倍、德國的3.6倍,化肥減量任務艱巨。施藥方面,中國農藥使用強度自2012年左右開始下降,2021年僅為1.8kg/hm²,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和美國等已開發國家。農業碳排放總量整體呈上升趨勢,「雙碳」目標提出後開始下降,但仍高於西方國家水平。這表明中國在農業綠色發展方面雖有成效,但在生產效率、化肥使用和碳排放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四、中國農業綠色發展水平的區域差異與動態演進

  (一)農業綠色發展水平的區域差異

  運用Dagum基尼係數法測度區域差異發現,四大經濟區與三大糧食功能區的農業綠色發展水平總基尼係數在2009-2022年呈上升趨勢,由0.159上升至0.2022年的0.226,總體差異在波動中擴大。區域間差異貢獻率較高,是差異的主要來源,因此縮小區間差異對促進農業綠色發展至關重要。

  區域內差異方面,東部地區和主銷區內部差異最大。東部地區內部,北京、上海與廣東、河北差距明顯;主銷區中,北京、上海、浙江與海南、廣東差距較大。中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內部差異相對較小。區域間差異方面,四大經濟區中,東-西、東-中、東-東北的差異較大;三大糧食功能區中,主銷-產銷平衡區間差異明顯高於其他地區。

  (二)農業綠色發展水平的動態演化

  藉助Kernel密度估計法分析動態演進,全國層面,農業綠色發展水平持續提升,但省份間絕對差距逐漸擴大,存在兩極分化現象,且極化程度愈發突出。主產區農業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絕對差距先擴大後縮小,極化現象逐漸消失;主銷區轉型成效顯著,但內部省份間絕對差距逐漸拉大;產銷平衡區發展速度較慢,省份間差距逐漸擴大,極化現象有所緩解但仍不均衡。

  五、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的策略

  針對農業綠色發展中的短板,如農業保險發展欠缺、耕地減少、化肥減量等問題,應精準施策。加強政府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廣農業保險,提高服務能力;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強化責任考核;循序漸進推進化肥減量,實施測土配方施肥等行動。

  各地應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和發展階段,探索適合的發展路徑。主產區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要重視社會化服務、新型經營主體和數位技術的應用;產銷平衡區要加大綠色生產技術投入;自然災害成災率較低的地區,應分享防災減災經驗;面源污染突出的地區,要加大投入品減量力度。

  農業行業趨勢分析指出,優化區域發展戰略,加大對西部和東北地區的政策支持,在綠色農業技術推廣、資金投入和人才培養方面給予傾斜。東部和主銷區應發揮帶動效應,探索可複製的綠色發展模式,通過區域合作和技術共享,促進全國農業綠色發展整體提升。

  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加強對新「三品一標」產品的認證與管理,建立健全農業品牌監管機制。引導市場主體主動參與農業綠色發展,形成多元參與、共同監督的綠色生產規範體系,實現國家綠色發展目標與農民節本增收目標的統一。

  2025年,農業綠色發展已成為農業行業的重要趨勢,中國在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臨諸多挑戰。通過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分析發展水平、區域差異和動態演進,明確了農業綠色發展的現狀和問題。未來,需聚焦發展弱項、立足各地資源稟賦、優化區域發展戰略、尊重人民主體地位,推動農業綠色全面轉型,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讓農業綠色發展成為共同富裕的實現路徑,為全球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更多農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