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和市場需求的多樣化發展,我國保健食品市場持續擴容。為強化質量安全保障、規範產業健康發展,市場監管總局通過全國特殊食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466)組織完成了8項重要國家標準的修訂工作,並於近日正式發布實施。這批標準針對保健食品中多種功能性成分的檢測方法進行了系統性優化,標誌著我國在特殊食品領域標準化建設邁入新階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本次發布的標準涵蓋泛酸、肌醇、維生素B族(硫胺素、核黃素等)、番茄紅素、葛根素、輔酶Q10、吡啶甲酸鉻以及淫羊藿苷等關鍵成分的測定方法。例如,《保健食品中輔酶Q10的測定》(GB/T 222522024)和《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鉻的測定》(GB/T 451682024),通過統一檢測流程與參數要求,為市場監管提供了更精準的技術依據。這些標準不僅覆蓋了傳統熱門成分,還新增了對新興功能原料的規範,體現了行業發展的動態需求。
新國標在保持科學嚴謹性的基礎上,針對現有檢測方法存在的局限性進行了針對性改進。例如,《保健食品中硫胺素等維生素的測定》(GB/T 452432025)優化了前處理步驟和儀器分析條件,並明確標註各成分的檢出限與定量限,確保數據可比性和可靠性。此外,標準編制過程中充分考慮不同劑型產品的特性差異,新增粉末、片劑等多樣化樣本製備規範,使檢測流程更具操作性。
此次修訂特別強調了標準的適用範圍與產業趨勢的銜接。例如,《保健食品中葛根素的測定》(GB/T 222512024)將適用對象擴展至含提取物成分的複合型產品,有效應對當前配方創新帶來的監管挑戰。通過統一技術指標和操作規範,新國標既為監管部門提供了執法依據,也為企業研發合規產品指明了方向,推動行業從粗放式增長轉向質量效益提升階段。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本次修訂工作遵循"科學性與前瞻性兼顧"原則,在保持技術可行性的同時預留升級空間。例如,《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測定》(GB/T 452422025)新增了對新型檢測設備兼容性的說明,並建議企業建立定期驗證機制。未來將持續跟蹤標準實施效果,結合技術創新與市場變化啟動滾動式修訂計劃,確保國家標準始終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通過系統性完善保健食品質量控制體系,這8項新國標的發布不僅強化了產品安全底線,更構建起支撐產業創新發展的技術框架。隨著標準化建設的深化,我國保健食品行業將在規範中實現可持續發展,消費者權益保障與企業競爭力提升將獲得雙重賦能。此次標準更新既是對當前監管痛點的有效回應,也為未來行業的多元化探索奠定了堅實基礎。
更多保健食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保健食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